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社会新闻 >百科 > 美国没有“读书无用论”?

美国没有“读书无用论”?

查看:665 / 更新:2022-04-09 19:11

美国没有“读书无用论”?
兴趣读书

“花费在教育上的钱是国家最明智和最合理的投资,要让这种普遍认识在全国得到很好的发展。”---- 杜鲁门,1947年

在美国,人们应该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这种共识也遭到过冲击——100多年前,人们嘲笑当时学院教育的刻板;经济危机时,就业压力让人们对大学的期待有所调整——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从来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学院的困境

“学院的学生们……试图掌握已经死去的语言,就商业事务而言,这种知识根本就不适应这个星球。”1889年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国旧式学院在存续两个多世纪后的尴尬。

1636年,北美马萨诸塞湾殖民地,35个毕业于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人拷贝母校模式建立了哈佛学院(现为哈佛大学),迈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第一步。

加上随后建立的耶鲁学院(现为耶鲁大学)、新泽西学院(现为普林斯顿大学)、国王学院(现为哥伦比亚大学)等统称九大学院。

旧式学院以欧洲大学为蓝本,依附于教会,教授拉丁语、希腊语、数学,以及一点哲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年轻人成为神职人员和公职人员。

尽管学院收费低廉,绝大多数家庭仍负担不起,孩子们通常帮家里经营农场、做生意。

而且只要不当牧师,对于其它行业如手工业、农业、贸易,乃至律师和医生等,当学徒才是找工作的正道。

到19世纪初,学院在校生全美也仅约千人,且均为白人男性。1869年,达到6.1万人,有部分女生和少数非裔。在校生占18岁青年人口约2%,到1900年才上升为4%。

课堂上要求学生朗读古文、翻译并解释其文法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延续两个世纪后,毫无变化。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学者劳伦斯·维赛将之比喻为“只是一套智力体操”。

学院希望通过这种智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男子气概,即在勤奋地与希腊语、拉丁语文法艰苦搏斗之后,具有男子气概的毕业生将具备“精神的驯良与威严兼而有之”的气质。

而普通人对学子的普遍印象则是,苍白的、戴眼镜的年轻人,非常瘦,有点多愁善感,有点憔悴。

城市与商业精神的兴起改变了人们对职业的期望,很多年轻人一度相信,只要努力经商或从业,就能获得丰厚回报。学院毕业生的无形荣誉正逐渐褪去光芒。实用主义者通常蔑视“无用”的书本。

斯坦利·霍尔是美国心理学先驱,1863年,19岁的霍尔被威廉姆斯学院录取后,试图向他的乡下伙伴隐瞒这件事,“但他们还是知道了,并且无情地嘲笑我”。

很多人会带着怀疑的态度问:“比起待在家里、早点结婚,进学院难道会给他带来更多的财富、更高的社会地位或者更大的名气吗?”

19世纪末的美国多数选民没读过大学,他们认为教授和学生都是精英主义者,敌视没受过教育的人。政客们发现,只要在演讲中反对学术,表态支持倾向于农民及其他下层群体的立法,就能赢得选票。

劳伦斯·维赛在《美国现代大学的崛起》一书中提到一位叫本杰明·赖恩·蒂尔曼的政客,就曾在1890年代初竞选州长时允诺,要关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系荣退教授、《美国高等教育通史》作者亚瑟·科恩对《中国周刊》记者说,政客竞选公职宣称要关停公立大学的现象一直延续到20世纪。“这样的政客还包括乔治亚州的赫尔曼·塔尔梅奇,加利福尼亚州的罗纳德·里根。没有人实际上关停所在州的大学,但他们确实赢得了选举。”

商界也喜欢尖刻地抨击高等教育的无用。1889年,除了本文开头卡耐基的表态外,一位银行家甚至宣称绝不在办公室雇用学院毕业生。

存续两百多年后,学院陷入严峻的困境。虽然美国人口不断增加,入学人数却基本不变。

1870年代,全美人口增加23%,但20所“最古老的主要学院”的入学人数只增加了3.5%。1875年,美国全体议员中38%是学院毕业生,十年后这一比例降为约25%。

后来成为康奈尔大学第二任校长的查尔斯·坎德尔·亚当斯干脆宣称:“长期以来被认为完成学业必需的培训已经日益失去人们的欢心了。”

标签:美国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