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社会新闻 >杂谈 > 汪贵贵:鲁迅的老婆与胡适的太太 -- 打怪升级练内功

汪贵贵:鲁迅的老婆与胡适的太太 -- 打怪升级练内功

查看:935 / 更新:2022-04-10 01:04

汪贵贵:鲁迅的老婆与胡适的太太 -- 打怪升级练内功

这几日,在家看民国大名人的小故事,看到胡适的老婆江冬秀和鲁迅的老婆朱安,同是正室,两人却同位不同命,让我想到最近大热的词“正室范儿”。

江冬秀和朱安有很多的相似:她们俩同是乡下女人,和丈夫同是父母之命,同是新思潮下的“旧人”,同是小脚、不识几个字,同样面对着心猿意马的丈夫……却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江冬秀和胡适恩恩爱爱走到最后,被历史学家唐德刚评价为“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三从四德’的婚姻制度中最后的一位‘福人’!” 朱安则清冷孤寂一辈子,甚至很少有人知道她才是鲁迅法律上的妻。

有人称江冬秀为“悍妇”,是因为她在知道胡适风流事后,曾拿着剪刀直逼胡适而去。然而江冬秀之所以能在莺莺燕燕中保全家庭,和胡适相伴到老,并不是因为她的“暴力”与“强悍”,而是她的聪慧与大气。

汪贵贵:鲁迅的老婆与胡适的太太 -- 打怪升级练内功

民国才女、美女都很多,江冬秀一样都沾不上。她在胡适母亲的安排下和胡适定下婚约,结婚时,胡适已留洋归来小有名气,她不过是一个安徽乡下女子。

这种大气,是不卑不亢,明知赶不上,也要与他一起向前的劲头。她放足、认字读书,给胡适写信,从错别字连篇到被夸奖“很好的白话文”,不能说不艰难。虽然跟不上胡适步伐,但最起码是在努力。反观朱安,鲁迅来信让她放足、学习,传统守旧的她表示婉拒。

这种大气,是“把他当做普通人”的聪慧,是即使他在某一个方面很厉害,她也平等看待,崇拜但不盲目崇拜。两个人在一起组成家庭,不管学识多少、家境如何,相处就得先把彼此都摆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每个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因TA的优秀而自卑,也不因太爱TA而忐忑。

胡适是“大家”,在江冬秀眼里也是一个普通丈夫,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照样开骂。当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在一起,胡适牵了红线,江冬秀认为陆小曼是红杏出墙,在这件事上坚持立场、骂过胡适很多次,只骂得胡适像孩子一样喊“委屈”。

这种大气,更是识大体明事理。江冬秀很通透,对社会有自己的认识,非常反对胡适做官,多次写信与胡适说此事,让他专心在自己的学问上,对局势和个人命运的认知都很受胡适认同。

汪贵贵:鲁迅的老婆与胡适的太太 -- 打怪升级练内功

这种大气,还是能隐忍,但有底线。胡适的风流史并不少,韦莲司、曹诚英……个个都是当时才貌双全的女子,江冬秀抓大放小,对待外国女子韦莲司,“难得糊涂”,对她保持尊重;对自家表妹曹诚英和胡适的感情,则绝不姑息,极力反对他们来往,甚至抓起裁纸刀以自己和儿子的性命相逼。她懂胡适,也懂女人,知道什么样的“外遇”是一时之兴,什么样的爱是覆水难收。

这种大气,更是能与他共享福也能与他同吃苦的决心。虽然胡适名声在外,但于江冬秀而言,嫁给一个乡野村夫或许也不会比嫁给胡适更辛苦。他们同样要面对异地生活,也要面对穷亲戚,浪漫的书生胡适在美国专心学习很自由,家里的一切都交给江冬秀打理。

胡适刚到北京教书时,租了一所十几间的大房子,大部分房间都是预留给亲戚们住的。江冬秀对胡适的一大家子都照顾地无微不至,即使困窘时,收到胡适寄来的钱,也不忘接济困难的亲友和捐助学堂。她仗义疏财,没给自家攒下积蓄,但将胡适的亲友都照顾地妥帖。

汪贵贵:鲁迅的老婆与胡适的太太 -- 打怪升级练内功

这种大气,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行为方式。江冬秀念书不多,但自有自己的准则和行为方式。当时,翻译家梁宗岱有了新欢,要和老婆离婚。江冬秀劝告无果,把老实的梁妻接到自家,亲自上法庭给梁妻辩论,声动京城。

男人易膨胀,女人爱嫉妒,一膨胀就爱出幺蛾子,一嫉妒就会造成情绪失控。这是很多夫妻不和的根源。

江冬秀把胡适当做一个普通男人,她很聪慧,在他糊涂时提醒,在他无助时照顾,在他犯浑时也不妨恐吓和“动用武力”。

很多人说,江冬秀和胡适在“智识”上可能没有办法沟通,然而到现实生活中,再高的智识不得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中么?她可能没办法和他讨论哲学、历史,但她可以与他共议家中大小事。

很多人说,江冬秀知识太少,没法成为胡适知己。但在战乱中,江冬秀辗转各处,保全了胡适的七十箱藏书,胡适说“北平出来的教书先生,都没有带书。只有我的七十箱书全出来了。这都是你一个人的大功劳”。这难道不是最贴心的“知己”么?

她不矫情不任性不作死,能隐忍也受得了委屈,但绝对是聪慧有底线且有自己独立思想。她看起来是他背后的人,事实上,她不是他的附属,她是她自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她助他成功。

汪贵贵:鲁迅的老婆与胡适的太太 -- 打怪升级练内功

再说朱安,她和江冬秀是完全不同的类型。同为正室,江冬秀家里家外一把手,朱安却一生怯懦像过着寄他人篱下的生活。

她将“正室精神”狭隘地理解为写信请他纳妾,以这种方式来完成一个正室的“深明大义”。鲁迅在日记里写“颇谬”,连信都没回。

朱安自比蜗牛,慢慢向上爬,一生都活得小心翼翼,爱恨都不能恣意。在她眼里,鲁迅是一座不可企及的山,所以要更加谨慎细微才行。她从未在精神上与他对等,于是在现实里也从未与他平等。他们很少交流,没有孩子,朱安无底线的隐忍并没换来希望。最后,鲜有人记得她这个正室,反而都记得许广平。

俩人命运不同,和两个男人的性格、经历有关,和她们自身也息息相关。“正室范儿”,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和他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不卑不亢,相互扶持。

现在这个年代,没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老婆们依然要经历各种检验。“有范儿”的正室都像跟着一个男人行走江湖一样,成为令人尊敬的“大嫂”并非易事,要躲得了多少明枪暗箭、搞得定多少麻烦的人情社交才行啊。

比如马伊琍,一句“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四两拨千斤,暗藏多少苦楚?

婚姻需要经营。也正是这个过程,让人修炼出大气的“正室范儿”。打多少怪才能练就深厚内功啊。

若没胡适,江冬秀也成不了现在的江冬秀。

最后,也别忘大气地感谢他,是他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baidu语鲁迅胡适同为新文化运动的巨擘,四九后分别在海峡两岸被奉为旗帜,对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的影响自不待言,,两个人的差别又是如此之大,一个尖刻,一个温润,一个愤激,一个平和,一个深沉绝望,一个明澈温暖,一个讲费厄泼赖,一个说应该缓行。
最有意思的是,他们同周围人的关系,胡适广受欢迎,知交遍天下,人人以结识攀附胡适为荣,当时京华风尚,逢人交谈,开口闭口,我的朋友胡适之,鲁迅则只能和青年人左联的人打成一片,同辈的人都被他得罪得差不多了,最极端的例子,挚友钱玄同跟他分道扬镳,亲弟弟周作人和他反目成仇。
鲁迅的性格当中,为什么会有那么激烈的一面,他的文字有时为什么会失之刻薄,此问题论者多矣,我只想谈谈鲁迅胡适的老婆:
二人同为包办婚姻,鲁迅有名无实,胡适实至名归,坦白说,如果没有爱情,男人愿意和女人生活在一起的低限是什么,我同事说得好,有生理反映。
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这样描述朱安新人极为矮小,颇有发育不全的样子,周作人并认为,这简直是媒人成心欺骗,很对不起周家人,难怪鲁迅与朱安始终未有夫妻之实,就算为发母亲委屈自己,也不能把自己委屈到这地步,鲁迅在日记中只说,朱安是妈妈的媳妇,朱安是无辜的,非要说有错,那就是长得太丑了。
鲁迅的两大人生阶段都是不幸的,青春期的少年人最在乎面子,而他祖父入狱,父亲早亡,家道中落,亲戚白眼,让自尊而敏感的鲁迅过早地看到生活的丑陋真相,,婚姻又不幸,二三十岁的年纪,大龄男青年的爱和利比多无处释放,只能冬天穿单裤来抑制性欲,鲁迅一生中比较平稳正常的家庭生活也只有在上海的那几年,而那时他已进入生命的晚秋。
陈凯歌,霸王别姬里,段小楼程蝶衣走在街上,看到愤怒的游行的学生,英达扮演的戏园子老板说,瞎哄呗,学生们不都没娶过媳妇儿不是?总得找个地方煞煞火,一不小心,戏园子老板也成了弗洛伊德。
一个愤怒的图腾横空出世,鲁迅的论敌们都倒足大楣,愤怒出诗人,但愤怒很难出小说家,鲁迅小说的产量不丰,盖缘于此。
相比朱安,江冬秀长得妥妥帖帖,不是美人,但观之可亲,还能提笔给胡适写信,以当时妇女的文化水平讲,已属难能可贵,胡适与江冬秀有张合影,胡适笑中带苦,但毕竟在笑,你可曾见过鲁迅和朱安的合影?
胡适一九六二年在台去世,蒋介石挽之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实为定评,何为旧道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亲叫我娶,我不得不娶,但妻是妻,妾是妾,甚至妓是妓,后两者作为正式婚姻的补充,无可厚非,合起来,都是旧道德,胡适一生,风流韵事不少,与表妹曹诚英应该有过几番云雨,与韦莲司,乃至林徽因,陆小曼,都有暧昧不明的关系。
世界真不公平,这些事发生在留美归来,儒雅风流的胡适胡博士身上,我们津津乐道,觉得太正常不过,但如果发生在鲁迅身上,估计大先生又会遭到正人君子之流铺天盖地的唾沫星子吧。
如果胡适娶了一位朱安那样的女子,最起码在婚姻问题上,胡适也许会变成鲁迅,与旧式婚姻决裂走上追求自由爱情和婚姻的路,也很难会说出,我娶冬秀,其实是占了大便宜,这样的话了吧,如果鲁迅娶了江冬秀式的女子,他对社会的批判不会少,但也许笔下会稍敛锋芒,并多留给我们几篇好小说吧。
历史不容假设,鲁迅娶了朱安,成了鲁迅,胡适娶了江冬秀,成了胡适,对于胡适,这也许是喜剧但对于鲁迅,这未尝不是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