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娱乐八卦>娱乐 > 反派专业户于荣光的人生之路 练一门功夫,守一种精神

反派专业户于荣光的人生之路 练一门功夫,守一种精神

查看:732 / 更新:2022-12-15 10:41


说到美髯公,人们自然就想起92版陆树铭扮演的关羽,简直是从书里走出来一样。

然而,年轻一辈熟知认可的关公形象,却是09年于荣光版的关二爷。

相较于老版《三国》选角的注重形象,新版《三国》的选角更注重刻画人物性格。

在新《三国》里,于荣光突破经典形象,不但呈现出关二爷的高超武艺,更是把关羽的桀骜不驯和忠肝义胆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因为于荣光不仅是开创内地先河的硬派小生,更是坚持精益求精的手艺人。

从小学艺的他,从武生到明星,从演员到导演,对他来说,都是在练一门功夫。

《一代宗师》里宫二讲道:“练武之人有三层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于荣光凭着不屈和拼搏的精神,实现了从演员、导演到艺术家的层层蜕变。


要想有功夫,必须先下苦功夫

于荣光小时候总被胡同里的小伙伴欺负,打不过的他每次都跑,跑回家后被父亲发现眼青鼻子肿。

父亲于鸣魁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他见儿子身板较弱,总受人欺负,就送他去北京市风雷京剧团,当一名武生。

那年,于荣光才11岁,成为了剧团里最小的徒弟。


虽然他年纪最小,但身高却蹭蹭往上串,协调性比较差,成为武生的大短板。

每天踢腿、拿大顶、练嗓子已经很苦了,但翻不了跟头的于荣光被师哥师姐起了个外号“二驼子”,笑他怎么也跳不起来。

不服气的他晚上睡不着,就翻过宿舍的墙,偷偷跑到郊外的公园,把土松了又松,在上面翻一个又一个的跟头。

每天天没亮,就有一个身影在公园里松土、翻跟头,松土、翻跟头。

365个这样的日子,于荣光翻了几万个跟头后,终于像个猴子一样在台上翻来翻去。

剧团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变了:“哟,这孩子行啊。”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他渐渐地成了团里唯一可以连续翻跟头的武生,当上了台柱子。


成为名角的于荣光,获奖无数,还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表演。

那年于荣光还没满20岁,年纪轻轻的他,就有了众多粉丝。有的戏迷为了看他的戏,从郊外骑三四个小时自行车赶去城里的剧团。

于荣光享受着人前簇拥的满足感,他心里也明白,自己的荣耀来源于日复一日的苦练。

要想人前显高贵,人后必受罪。

自此,他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功夫:要想有功夫,必须先下苦功夫。


成也功夫,败也功夫

于荣光进入剧团当了武生后,每天坚持练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当上武打明星。


那时候,《少林寺》火爆了整个中国,于荣光渴望成为像李连杰那样的功夫高手,他跑去考北京电影学院,却不幸落选了。

命运给你关上了门,却会为你留一扇窗。

1982年,香港导演徐小明准备拍《木棉袈裟》,他一眼看中于荣光,找他来饰演头号反派祁天远。


于荣光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天早早去到剧组练功,又跟导演讨论人物性格特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将祁天远一角,演绎得深入民心,硬生生地把男主角比了下去。

于荣光的反派演得太好了,他获得了和李连杰一起合作的机会。

在电影《给爸爸的信》里,他和李连杰有出精彩的对打戏。一副墨镜,一身披风,简单的道具,于荣光愣是玩出了花。

他和李连杰的对打,丝毫不落下风,披风呼呼扇着,双腿干脆利落的横扫踢劈,观众看得直为李连杰担心。


在这场经典对打戏里,于荣光还留下一句经典的台词:“你一个月才赚几百块,你玩什么命呀你?”

这句话也成为他当时拍电影的真实写照。

1993年拍《超级计划》,里面有个飞车动作非常惊险,万一落在铁轨上,车就会从演员身上压过去。

导演唐季礼找了一圈武师,没人敢上,于荣光决定不用替身,亲自上场,最后呈现出九死一生的画面。

他拍了无数次这样危险的镜头,不是不怕死,而是缘于多年来坚持苦练的功夫——功夫到了,自然艺高人胆大。


于荣光梦想成为第二个李连杰,专注在电影上发展。

可惜,他没遇到《少林寺》、《黄飞鸿》这样的好剧本,由于他的形象过于硬朗,有着北方汉子魁梧的身材,所以香港导演总是找他演大反派。

近50部电影中,于荣光演过许多武功高强且穷凶极恶的黑帮老大、亡命杀手,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奸角儿”。

虽然反派角色更有挑战性,但大都只需要拳脚功夫,他无法深入学习演技,也成不了主角。反派专业户于荣光的人生之路

成也功夫,败也功夫。拍的武打片越多,他越觉得功夫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磨练,时间就是功夫。


功夫是保持匠人之心,精益求精

戏红人不红,当李连杰、成龙、洪金宝成为香港武打明星后,于荣光却不温不火,于是他转战电视,想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他回到内地,电视剧一部接一部,一共拍了2000多集。


2006年,他主演了大型抗日剧《狼毒花》,饰演了从草寇到英雄的常发。

为了拍好常发的角色,他苦练内心戏,将脸上僵硬的肌肉对着镜子练了又练,才塑造出“马背上有酒和女人的狼毒花”。

随后,他又变身义薄云天的关云长,出现在新版电视剧《三国》里,挑战陆树铭留下的经典形象关二爷。

为了表现关羽的桀骜不驯,于荣光向导演提议将关公被斩的结局改写为自杀,这样更符合人物的性格。


因为仔细琢磨关羽的性格特点,他才能把关公从高傲到自负,从霸气到惨死演得更真实生动,改写了关云长留在人们脑海中的经典形象。

渐渐地,他的“打星”痕迹褪去,在电视剧《红高粱》中,他饰演了既正直清廉又狡黠彪悍的朱县长,获得广大好评。

练武的人都知道,功夫到了一定境界,就从花拳绣腿转入到心法修炼上,凡真正的高手,都是藏气于内。

于荣发将自己多年的演员经验学以致用,开始转为幕后导演。


拍戏之余,他研究灯光、后期甚至场记,并通过函授学习北京电影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导演摄像等专业内容。

2000年,他在云南拍摄电视剧《钱王》后,与这片“彩云之南”结下不解之缘,开始他的导演之路。

他加入云南影视业,创立自己的团队,长期扎根云南,把自己酝酿十几年的剧本《木府风云》拍了出来。

2012年《木府风云》播出时,在央视开创了两个亿的收视纪录,并上了中央新闻联播,导演于荣光火了。


第二年,于荣光团队创作的《舞乐传奇》,更是在豆瓣上获得高达8.9分的评分。

这背后离不开他对艺术的追求和坚持,更离不开他对功夫的独特见解。

从创作到指导,从内容到宣传,于荣光耗费心力,时间煮雨,他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名利场:

2017年,他获得美国亚洲影视节"金牌监制"和 "金牌导演"双奖,2018年再获金橡树金牌导演奖。


当了导演,于荣光对功夫有了更深的认识——功夫就是保持匠人之心,精益求精做出最好的东西。


习武先习德,做事先做人

马未都说过:“人生有三个阶段,年轻时趋利,中年趋名,到了名利有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安放灵魂。”

于荣光一直谨记父亲的教导:习武先习德,做事先做人。

除了演员和导演的身份,于荣光还是交警形象代言人、慈善家,2007年以来,于荣光多次受聘为“云南文明交通安全宣传形象代言人”。


拍戏之余,他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并获得联合国和平与亲善大使的称号。

他踏入娱乐这个圈后,几十年来与绯闻绝缘,更堪称男人模范,与初恋的圈外职员妻子恩爱幸福。

于荣光终于把功夫练到了家,也把手艺人的精神秉承至今。

如今62岁的他依然神采飞扬,平时不拍戏的时候,除了修炼武功,他还看书研究文化历史。

很多人理解的功夫,是像李连杰、成龙、洪金宝那样的打打杀杀,其实不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功夫。


他说:“我觉得功夫就是为了一句话,坚持一个事儿。人家说我不行,我就行给你看,坚持下来后,结果就变得一身功夫。这种功夫,不管从信念上还是意志上,都能让你得到提升。”

在他眼中,功夫并没有被简单的定义为武打动作,更多的是代表一种坚持到底、奋力拼搏的精神。

深以为然:

酒,越醇越香;



功夫,越练越深。

. END .

【文| 野百合】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小龙】

上一篇:

应采儿回怼朱丹 孩子吃饭的样子,暴露了你的家庭教养

下一篇:

春妮现身人艺员工食堂,大口啃鸡腿看呆冯远征,吃相豪迈无架子
标签:功夫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