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娱乐八卦>娱乐 > 我和我的家乡 新主旋律样板戏

我和我的家乡 新主旋律样板戏

查看:757 / 更新:2022-12-15 11:53


国产主旋律电影的新商业模式已经成熟。

这是继“XX大业”后明星拼盘电影产品的又一次迭代升级,小品化的创作模式也顺应了短视频时代的风潮。

没有任何讽刺的意思,群星荟萃,更短、更快捷、更紧凑,更平民化的视角,适度松开历史和政治的包袱,强化叙事,凸显娱乐性,把历史的脉络隐藏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中,规避了审查红线,也让观众们放下了对主旋律电影的戒心,让电影晚会化,观众欢乐、电影卖座,领导满意,堪称“多赢”。

简直灵丹妙药,包治百病。

比较去年《我和我的祖国》(下简称“祖国”)多类型组合,《我和我的家乡》(下简称“家乡”)全面转向喜剧,而且集合了当下商业上最成功的一批喜剧电影创作团队。视角更下沉,状态更松弛,娱乐性更强,以“家乡”作引,对观众情感的触达也更快,搞笑和煽情都直接而生脆。

《北京好人》


这是我最喜欢的短片。

宁浩借“张北京”这个人物完成了“祖国”和“家乡”两部电影的串联。

再次得见葛大爷神级表演,在表现“平民感”这件事上,国内没人会比葛优做得更好更到位。

依然是那个市侩鸡贼、满嘴跑火车但善良心软的小人物,这次他碰到的道德困境几乎与“祖国“里如出一辙,如何做到利人但不损己?张北京绞尽脑汁,免不了闹出各种乌龙笑话。这样的表演之于葛优,简直信手拈来。

有趣的是出演“表舅“的演员张占义,如果看过去年那部《平原上的夏洛克》,你一定会对这个河北农民留下深刻印象。严格说,张占义不算专业演员,更没经历过科班训练,“家乡”只是他出演的第二部电影。在电影里,张占义有大量与葛优的对手戏,却没有任何露怯。


如果说葛优是在功成名就多年后,依然保留着对小市民气质的精准拿捏的话,张占义则是在朴实地”演出自己“过程中,展现出了浓厚的戏剧感。两人完全不同的路数,却在这部短片里因缘际会,殊途同归,产生了精彩的化学反应。

宁浩的这部作品其实从《平原上的夏洛克》里汲取了不少营养,比如主题都聚焦于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困境,比如都出现了外卖骑手、手扶三轮车等元素,甚至连最后诗意的煽情都如出一辙。

《北京好人》的抒情是所有短片中我觉得最舒服的,透彻,但简洁克制,没有过度表达和滥情,最后还能回归于幽默,功夫了得。

抛开刻意升华的新农合,这其实是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故事。可以把喜剧融入小人物的悲伤中,真正做出深度和批判,也是整部电影里独此一号的存在。

当然,最后主题升华非常硬,尽管我认为这种生硬是刻意为之。

《天上掉下个UFO》


拥有整部电影最强的明星阵容,但我觉得是所有短片里最弱的一部。

陈思诚把“唐人街探案”的模式套用到了短片里,但电影并没有建构起真正的悬疑感。

陈思诚在搞笑方面的短板反而被放大,其实我觉得此前商业上异常成功的“唐人街”在搞笑上也异常乏力。

这个问题在精英荟萃的“家乡”里显得更加突出。这样的阵容,特别是黄渤完全没有用好,最后呈现的笑果甚至不如饱受诟病的邓超俞白眉组合,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电影里“唐人街”元素无处不在,自我致敬味道浓厚。

什么时代,什么场合,搞笑居然还在滥用网络梗。

最后的主题升华也很硬,佟丽娅的客串出镜没有任何惊喜,只剩违和。

如果敢于讽刺一下遍地开花的特色小镇或是地方官僚,这部短片或许会焕发出生命力,但这种要求在这样一部电影里几乎于奢求。

《最后一课》


可能是最有观众缘的一部短片。

事实证明,徐峥拍短片的能力,远胜于他拍长片。我和我的家乡

《最后一课》的成功,得益于电影完美地把抒情、喜剧和严肃表演融合在了一起。

范伟的表演越发精准可信,为整个短片奠定了很坚实的基础,其它客串演员在这个标准之上再怎么闹腾,也无伤大雅。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陈凯歌为“十分钟年华老去”所拍的短片《百花深处》,一个疯子在废墟上为已不存在的四合院“搬家”的故事。


而在《最后一课》里,却是新农村多么好,乡亲们再不要回去的宣言。

同样物是人非,新旧交替,两片在立意和姿态上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对立。这样的区分,大抵也是艺术家和主旋律最泾渭分明的差异,不谈对错,却颇值得咀嚼。

另有一点个人感受,煽情有些过头。总地来说,完成度不如去年《夺冠》的恰到好处(《夺冠》是“祖国”里我最喜欢的短片)。

《回乡之路》


中规中矩,相对烂片不停的邓超俞白眉组合,已是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命题作文。

有趣的是邓超的表演。

邓超是有演技的,但在喜剧里一般看不到。

他过去演喜剧往往油腻,这次演油腻的人物反而负负得正,让人觉得清新。

整个故事并没什么可说的,喜剧表现只算一般。

但邓超对乔树林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出色的,让人印象深刻,那种市侩的聪明,土中带“油”,一股绿皮火车硬座的味道扑面而来,演绎的层次和细节都很到位。


同时这个角色也没有陷入套路,算有不大不小反转,在有限篇幅里做出了层次,也没有以往的浮夸或过度煽情,挺好。

当然最后的升华也突兀,大家写作文突出中心思想的方式,都是直接在文末用大白话点题,相当不走心。

《神笔马亮》


我觉得全片喜剧效果最佳的短片。

如果你喜欢过去的“开心麻花”,你一定会喜欢这部短片;如果你不喜欢这部短片,多半也不会喜欢“开心麻花”。

“开心麻花”的喜剧创作能力即便在中国最顶尖的创作团队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这在过往的各类喜剧综艺中一再得到过验证。

他们完全是把这个短片当晚会小品在做了。所有故事架构、人物设计、矛盾设置,包括主题升华,都与他们过去的小品别无二致,这个剧本可以直接平移到晚会或话剧舞台,没有任何违和。


“开心麻花”的优势依然展现得淋漓尽致,主角稳且精彩,配角们个个闪亮,所有的笑点全都精准有力,包袱密集且信息量巨大,没有任何废戏。

而且经过多年央视春晚的历练,麻花对于怎么拿捏娱乐和主旋律之间的尺度,如何适时升华主题等,早已驾轻就熟。

作为全片的压轴,也确确实实托起了整部电影的喜剧效果。

这也是电影中唯二没有把煽情捆绑在“家乡”主题之上,而是寄托于人和人的情感的短片(另一部是开篇的《北京好人》)。这样的创作态度,不仅有技巧,也很真诚。

呼应主题依然生硬,感觉导演们个个都没有走心去处理这个问题,都在交差应付了事。反正晚会小品最后都要来这么一下,也客观应征了这部电影就是扶贫晚会小品的电影化,大家都暗合这套不走心的创作方法,点到即可,有关方面也不做苛求,彼此心照不宣,相安无事。

各得其所,皆大欢喜,也蛮好。

上一篇:

郑雷 曾经的“邵氏五虎”之一,塑造了许多经典角色

下一篇:

彩虹照撞图后续 侯佩岑四个字回应,点赞维护昆凌微博情商高
标签:短片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