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娱乐八卦>娱乐 > 周润发和1米9的人合影(同为“香港之子”却终生不合作)

周润发和1米9的人合影(同为“香港之子”却终生不合作)

查看:783 / 更新:2022-12-15 14:02

放眼整个香港,能让刘德华自愧不如的演员只有两个。

一个叫成龙。

另一个叫周润发。


香港影坛大哥成龙,与影帝级的周润发在华人影坛各撑一片天,都是影迷非常熟悉的巨星。

不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到,这两位巨星出道数十年,竟然从来没有合作过。

某次记者采访中,刘德华站出来,扔出9个轻飘飘的大字:

“他们本就不是一路人。”


同样威风八面,同样名气逆天;

同为“香港之子”,是香港影视圈时代的代表人物。

同样面对镜头立下“遗嘱”,连生前身后事都安排得义薄云天。


将现实生活中的他们放在一起看,也许大家才能明白。

36年不合作,或许才是对彼此最好的结局。

看似相同

古人云:“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

如果单看现象,成龙和周润发进入娱乐圈的原因是一样的。

横竖躲不过一个“穷”字。


先说成龙,他出生那会,父亲是一位厨师,母亲在富人区一户人家做佣人。

吃不饱,穿不暖。

穷到他差点被父亲以500港币的价格卖给一位英国医生。


后来,成龙的爹妈看这孩子身手了得。

于是把他送去了于占元的戏剧学院练武,直接签了10年合约。

自此,小小年纪的成龙,和远赴澳洲的父母分开,长达10年之久。


这十年,成龙见识到了成为一个武行,究竟有多难。

爸妈给的那条出路让他过了十年「暗无天日」的生活。

在那十年里,我没少被师兄弟欺负,没少被师父教训。

但也是那十年,造就了今天的我。

——成龙自传《还没长大就老了》


幸运的是,成龙相当会来事。

小小年纪就总结出在社会上学到的那一套,并很快派上了用场。

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很快就博得了师傅和师兄们的赏识。


17岁那年,成龙正式开始闯荡电影圈。

龙叔跌跌撞撞时,周润发也没闲着。

比成龙晚一年出生的他,和成龙面对同样的问题。


家里穷,想养活自己,只能玩命。

出生之后,父亲病重身亡,高中还未毕业,就开始当苦力。

卖过相机,流水线上做过工人,邮政局搬过邮件,酒店里当过服务员,码头当过苦力。


那时候的周润发距离明星二字十万八千里,觉得只要吃饱穿暖,就已经满足了。

于是,龙叔在片场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发哥还在洗车行当洗车小弟。

有一天,一辆豪车驶进洗车行,周润发哪里见过这么好的车。

好奇心让他伸手摸了一下豪车的方向盘。


车主不由分说,狠狠地扇了他一个耳光。

老板紧跟着给了他的屁股一脚,将他踹了个狗吃屎。

“你是个什么东西,这辆车你洗八辈子的车,也买不起。”

那个瞬间,看着老板和车主鄙夷的嘴脸,18岁的周润发,第一次有了要挣大钱的想法。

正好,香港TVB无线电视台招训练班演员。


面色俊朗,身材高大的周润发被录用了。

说来,也是命运使然。

龙叔进入片场,发哥进入训练班,是在同一个年头。

进入演艺圈之后,两人的现状也逐渐重叠。


成龙公司想要将他打造成第二个李小龙,但不管怎么拍,怎么捧,都是东施效颦。

最早到片场,最晚收工,并自告奋勇尝试一些高难度的危险工作。

为了拍一个 10 秒钟的镜头,他连遭数次重创;

为了创造一个真实的氛围,他险些被豹子扑倒;


为了表现一个富有创意的惊险场面,他赌命从 70 米高楼滑落。


收工之后,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在红灯区中来去自如,好不快活,事业却一蹶不振。

彼时的周润发也没好到哪里去。

公司新人辈出,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他稳坐冷板凳。


尸体,炮灰,小兵,路人甲乙。

他不是在当明星,也不是在当艺人,而是在讨生活。

只要给他机会,他从来不会轻易放过,拍戏要求生吞12个鸡蛋,跳进粪坑。


很多演员做不出来的工作,他却毫不犹豫。

从龙套到主角,再到成名。


成龙熬了7年,周润发熬了8年。

南辕北辙

1978年,比周润发早1年入行的成龙发迹。

这一年,成龙再度和吴思远、袁和平合作。


但因为档期问题,《醉拳》这部为成龙量身定制的作品,拍摄时间却相当短。

好在成龙慧眼识珠,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了无限的可能。

为了能够打出“醉拳”中醉的感觉,他有时真的要喝完酒上阵。


但因自身酒量不太好,他便用憋气的方法,将自己憋到醉酒的脸红、眩晕感中,然后接着拍戏。

拍摄过程中一个替身都没用,全部亲自上阵。

很多挨打的戏,成龙为了真实要求必须真打,三天两头进医院,浑身上下没一个好地儿。

有时候就连剧组的人看得都心疼。


皇天不负有心人,《醉拳》上映,票房爆炸式上涨,在台湾当地就拿下将近800万港币的票房。

不仅在国内拿下了好成绩,在东南亚、南美洲更是火出一片天地。

也是从这天开始,成龙彻底红了。


成为继李小龙之后,又一个名扬国际的武打巨星。

只是没想到,时过境迁,周润发也追上了他的脚步。

1980年,《上海滩》横空出世,周润发从龙套圈子里脱颖而出。


这部戏当年有多火?

这么说吧,直至今日。

这部作品依旧是巅峰期TVB难以超越的代表作。


郁郁寡欢的“许文强”,野心勃勃的“丁力”,天真烂漫高贵大方的“冯程程”;

还有心机深沉的上海滩大亨“冯敬尧”。

这些人的表现,接近完美。

这部戏像是给油锅里倒了一瓢水,溅射的油花,到处都是。

其中周润发表现得最为出彩,他一个人的光芒,将其他人掩盖。

风衣礼帽白围巾的形象,成为了那一代年轻人模仿的对象。


虽然是信息闭塞的年代,依旧造成万人空巷的场面,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经典。

但很遗憾,巨星闪耀,刹那芳华。

这个角色成就了周润发,也禁锢了他。

此后的几年间,他演什么,都是“许文强”,怎么证明自己,都让观众出戏,成为了“票房毒药”。


和处于同一水平线的成龙开始南辕北辙。

香港影坛的双子星时代

成龙在《醉拳》上映之后,邵氏和嘉禾两大影视巨头公司向成龙抛出橄榄枝。

嘉禾给100万港币一部戏。

邵氏一看,怎么的,咱家也是不差钱的人。

于是大手一挥,成龙老弟且慢,我们加价。


嘉禾也不认输,两边跟拍卖一样,50万起拍,最后直接冲到450万港币。

邵氏当年错过了李小龙,必然不想再放走成龙,最后给出500万的高价。

大哥大姐们,这可是在80年代,500万一部戏,堪称国内之最了。

刚成名的成龙,本就是个游戏人间的花花公子,一个向钱看齐的素人。


邵氏嘉禾大显神通,正好中了成龙的下怀。

一番争抢过后,嘉禾技高一筹,趁着成龙去国外宣传,排除了王牌队伍,一天三顿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吹耳边风。


当年成龙的师兄洪金宝,更看好给艺人自由发展空间更大的嘉禾。

俩人一商量,一起投奔了嘉禾。

在周润发深陷“票房毒药”期间,成龙一马当先。


1980年的《师弟出马》;1982年的《龙少爷》;1983年的《A计划》以及《龙腾虎跃》。

基本上一人承包了香港武打电影的所有奖项。周润发和1米9的人合影(同为“香港之子”却终生不合作)

时间来到1986年,这一年,周润发崛起了。

自此开始,香港影坛的双子星时代正式来临。


一部《英雄本色》,周润发成功逆袭,打败成龙成为了当年票房第一。

成龙自然是不服气的,第二年,一部《龙兄虎弟》刷新香港票房记录,摘得票房冠军。

但周润发寸步不让,你强任你强,我数量上占优势。


是的,这一年成龙虽然是票房冠军,但票房前十中,有5部是周润发主演的作品。

你要论总票房,成龙还真稍显逊色。

1988年,劳模周润发反超成龙,带着《八星报喜》打破了成龙的记录。

并于第二年,以一部《赌神》封神,将成龙拍在了沙滩上。


服气是不可能服气的,龙叔争强好胜的性格怎么允许自己输?

1994年,周润发的《赌神2》再次打破成龙的香港影史记录,成龙的《醉拳2》屈居于第二。


1995年,成龙的《红番区》将周润发创下的记录打破,正式进军好莱坞。

所以与其说80年代90年代香港影坛是神仙打架,百花齐放。

不如说是周润发和成龙的二人之争,你方唱罢我登台,双方各扫门前雪,谁也不服谁的劲儿。


谁厉害?

都厉害。

但真的分不出来胜负,这俩人就像老虎和鲨鱼一样。

一个在陆地上大杀四方,一个在深海里当仁不让。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说的可能夸张了点,但理儿就是这个理儿。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周润发的戏路很宽,喜剧悲剧动作片文艺片都能驾驭。

周润发穿起正装,拿起扑克牌端起枪,梳起大背头,点上烟。

票房就有了保证,他活跃在香港警匪片和赌神片的海洋中。

而成龙,端起板凳,举起桌子,飞檐走壁,上天遁地。

抓起电线就敢跳,一路火花带闪电,在功夫喜剧片里笑傲江湖。


动作加喜剧片一个路数,是一招鲜吃遍天,更迎合市场。

俩人都厉害,却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

当年的颁奖典礼,画风也很清奇。

剑拔弩张?

错了,是惺惺相惜。

俩人一个穿西装,一个穿盘扣衫,各自单膝跪地,表示自己的敬仰之情。

真有点桃园三结义的味道。


港媒看不惯他们如此和谐,添油加醋的表示:

成龙一直想跟周润发合作,一直联系周润发,可发哥看不上龙叔,一直拒绝。

发哥可受不了这个委屈,当着全世界的面吹起了龙叔的彩虹屁:

“成龙不单单是我的偶像,还是全世界人的偶像。”


这一点,发哥还真没说错。

国内家喻户晓,这都是基本操作,屠榜的票房证明一切。

就海外观众这一条,成龙是无敌的。

如果你觉得他在海外“不行”,那其他香港明星的成绩一律不值一提(李小龙除外)。


从1991年的《飞鹰计划》到2010年的《功夫梦》。

在好莱坞总计21.2亿美元的票房,这在当时只有金·凯瑞、尼古拉斯·凯奇以及汤姆·克鲁斯等少数几位能超过他。

龙叔还是首个拿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中国人,《纽约时报》还曾将成龙评选为“史上20位最伟大的动作影星第1位”。


国际巨星比如贝克汉姆、C罗也是大哥的忠实粉丝。

贝克汉姆有一次在给粉丝签名的时候,看到了成龙,都顾不上反应,条件反射就追了出去。


另外,阿米尔汗也自称是成龙的粉丝。

一个知名好莱坞导演,见到成龙有点小紧张,这像话吗?


这一切,都是成龙用命换来的。

每一次拍戏,总会在生死关头转个圈,“打”了一辈子,将中国功夫、中国电影“打”出国门,“打”上国际。

自己却浑身上下都是伤,这也养成了走到哪,都喜欢带着兄弟和派头的习惯。


和成龙恰恰相反,周润发想要的生活,愈加低调。

早早地就处于半隐退状态,除了必要的作品,几乎消失匿迹。


有时候一个月只花800元港币,穿的鞋子是路边15块钱的,身上的衣服也是普普通通,说不上奢侈品的款式。

有车子,却不怎么开。

出行坐公交,又或者地铁,而且不戴墨镜,不跟大众隔开距离,一点当明星的范也没有。


拍戏之余,上街买菜,和摊主还价,吃小馆子的下午茶。

不慎被逮到,也不甩脸色,要合照的,要签名的,通通来者不拒。


换句话说,周润发不喜欢万众瞩目的巨星感,而成龙趋之若鹜。

婚姻于生活,处于两个极端

在婚姻和生活上,他们的差距一目了然。

很多年之后,成龙自己写过一本自传,名叫《成龙:还没长大就老了》。

这本书主要记述了成龙一生的成长经历,从籍籍无名到享誉全球。


包括跟着于占元先生学习武打的剧院生活、从武术指导到演员的心路历程,如何带着成家班走到世界,以及无数次拍戏险些丧生的经历。

其中,着重介绍了自己的爱情和婚姻。

反思以往,成龙在书中坦诚自己是个混蛋。

与米雪的情窦初开,与邓丽君交往的细节。


以及与林凤娇的荒唐关系。

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妻子林凤娇就成了心机女。

因为怀疑,成龙将林凤娇丢去国外,还想通过冷处理的方式,让对方主动离婚。


好不容易有了名气,就开始吃喝嫖赌,肆意挥霍。

“有天我拿了50万现金,让成家班的人用口袋装上,跟在我后面走,大摇大摆走到杨受成的表铺……

‘什么叫大名表?这个是不是最贵的,是最多钻的吗?好,来7个,不用打包,给钱’”。

“整天喝酒开车,早上撞保时捷,晚上撞奔驰”……

——成龙

甚至,在已婚的情况下,有了私生女。

反观周润发,他的生活和婚姻,与成龙完全相反。

在一众华丽的颁奖典礼上,穿着一件休闲的绿色外套上台领奖。


三部电影同时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应该保持单身的时候,周润发与陈荟莲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万众瞩目的影坛巨星却娶了相貌平平的陈荟莲。

周润发回应说:我感到内心的美更难得,更重要,也更吸引我。

这段婚姻,他给足陈荟莲安全感。


主动上交财政大权,每个月只给自己留800块零花钱。

出道多年,从来没有过一丁点的绯闻。

出门拍戏每天都会寄明信片,晚上打2到3通电话。


妻子第一胎临产之际,孩子夭折,陈荟莲几近崩溃,终日以泪洗面。

为了不让妻子再遭受痛苦和危险,发哥决定不再要孩子。


这段不被看好的婚姻,一爱就是三十多年。

60岁生日,周润发努力褪去明星光环,和发嫂两个人在老式蛋糕店买了蛋糕。

在普通的饭馆里庆祝。


享受着独属于两个人的,平凡而快乐的生活。

再反观成龙的60岁生日,有头有脸的明星全部盛装出席,场面堪比电影节。


光影寻梦,一生荣耀。

有人历经山海存一生孤单,有人放下功与名,回归人群。

这句话真的非常切合地概括了两人的一生。


结语

在某些方面,龙叔和发哥又是一样的。

那种嫉恶如仇,热爱公益的性子,如出一辙。

发哥喜欢公益,因为无儿无女,很早就宣布了:

待百年之后,遗产全部捐献给公益的“遗言”。


而成龙,也热衷于公益活动,虽然没有裸捐,但放话:

娱乐圈有很多事情我现在不能讲,因为我还有家人,我害怕被报复。

但是我会把这些写成一本书交给律师,等我死后100年再公布出来。


不管怎样,发哥和龙叔,依旧是很多人特殊的偏爱,是无数人心中不可敬仰的“神”。

这36年,他们活得可真累。

不过,像他们这种影响世界级的电影明星,才是我们的骄傲,不是吗?

大家觉得,周润发和成龙,谁的人生更胜一筹呢?

上一篇:

华晨宇个人资料(娱乐圈7位“富二代”)

下一篇:

谢娜二胎(谢娜官宣怀二胎)
标签:成龙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