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娱乐八卦>娱乐 > 原创综艺应如何“乘风破浪”?

原创综艺应如何“乘风破浪”?

查看:722 / 更新:2022-02-10 12:27

文/《新产经》左雨晴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一部名为《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综艺节目在芒果TV播出后,在国内获得了超高的点击量和社会讨论热度,并带动芒果超媒股价一个月飙涨48.5%,公司市值冲破千亿,达到1300亿元。不仅如此,它还走出国门,在日韩等国的网友间引起热议,一些节目相关视频甚至在YouTube上拥有几十万的播放量,不少外国网友公开对节目中的姐姐们表示了喜爱。一时间,“乘风破浪”成为了这个夏天的网络热词。

“引进来”的成功与烦恼

细数中国的综艺史,已有近四十年的历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视频平台开始崛起,更是推动了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综艺节目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从明星表演到全民参与,节目题材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使节目的娱乐效果大大增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在国内综艺节目的高速发展期,不少制作组纷纷引进海外综艺模式,使得国外版权的综艺节目数量呈现“井喷”。例如,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该节目的前四季模式引进自《The Voice of Holland》(荷兰之声),以创新式“明星导师”带动“学员”的选秀模式,突破了以往的节目形态,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成为了热度最高的音乐类综艺之一,并成就了不少民间歌手。韩国更是最受欢迎的综艺节目版权输出国。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江苏卫视的《极限挑战》,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花儿与少年》……这些家喻户晓的综艺节目,其原创版权皆来自海外。

尽管对国外综艺节目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综艺形式,但许多尝到“甜头”的制作组却因此失去了自我创新的动力,只知道一味地引进和模仿,使综艺节目一时间被各种“舶来品”充斥。更有甚者,一些综艺节目在未购得版权的情况下公然照搬抄袭,被曝光后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2018年4月的戛纳电视节中,FRAPA(国际节目模式保护协会)发布数据称,《偶像练习生》与韩综《Produce 101》的抄袭相似度高达88分(满分100)。而一直热度不减的《奔跑吧,兄弟》,虽然曾一度购买过韩综《Running Man》的版权,但在其更名《奔跑吧》之后就再未继续购买版权,颇有打“擦边球”的意味。有外媒统计,国内的综艺节目中,仅涉嫌抄袭韩综的就达30多个。

“引进来”固然是发展国内综艺必不可少的阶段,然而如果不能将其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那么反而会成为缚茧,只有原创才是硬道理。

打破常规模式

《乘风破浪的姐姐》作为原创综艺,其创新之处,贵在细节。

与以往更青睐年轻选秀的综艺节目不同,《乘风破浪的姐姐》打破了常规真人秀的模式,将舞台交给了30位年龄均在30岁以上的“姐姐们”。这些“姐姐们”并不是年纪轻轻心怀梦想的训练生,而是已经出道多年的艺人。其中有演员、歌手、主持人,也有专业的唱跳女艺人;有事业正值巅峰者,也有年过五十者。与缺乏经验的训练生相比,这些“姐姐们”显得更自信,也更有实力。让不少对女团选秀视觉疲劳的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30+女团”的定位,本身就带有对传统女团选秀的突破和颠覆。明星形象的反差与颠覆,以及节目设计上情节的反差与颠覆,都极大地调动起观众的娱乐情绪,频频引爆话题和流量。“有的‘姐姐’平时给人的感觉是很霸气的,但在节目里也表现出了可爱和感性的一面,让人忍不住想看下去。”也有观众表示,《乘风破浪的姐姐》所展现出的“姐姐们”的精神状态让自己产生了共鸣。“看到与自己同龄的女艺人依旧保持着那么向上的状态,感觉自己也充满了活力。”一位粉丝这样告诉《新产经》。有评论认为,《乘风破浪的姐姐》展示了30岁以上女性自信、勇敢、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的魅力和风采,可谓“她精神”。而“她故事”中所具有普适性的文化属性和价值表达,嫁接上中国文化中对“她精神”的独到理解,即使放到不同国家和地区,也能引起情感上的同频共振。节目通过“姐姐们”的追梦历程、现实困境和平衡选择,让观众在打破对30岁以上女性固有认知的同时,也发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最佳选择。

在打动观众的同时,《乘风破浪的姐姐》也在综艺创作上带来了灵感与突破。实际上,《乘风破浪的姐姐》在题材上并不新鲜,女团选秀的成功案例在国内也很多,例如《创造101》等。然而《乘风破浪的姐姐》在展现舞台的同时,也为观众更多地展现了舞台的背后: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谈话中的正能量分享……这样的呈现使传统选秀综艺有了更多延伸性的可能,让观众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思考。

除此之外,《乘风破浪的姐姐》在推广渠道上也取得了成功。尽管依托于网综头部平台芒果TV,制作组依然旧选择了与当下短视频受众最多的渠道之一——抖音强强联合,进而通过更加优秀的平台来扩大本身的推广热度。这一合作在扩大平台的同时,更为节目锁定了更广阔的受众人群,充分发挥“以短带长”的宣传效应。

尽管《乘风破浪的姐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有人在肯定之余表示其尚有不足之处。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叙事表达和价值导向来看,《乘风破浪的姐姐》还亟须进一步厘清节目的价值标准。一方面,节目对“30+女团”的定义和评判,依然是以娱乐市场的主流标准为主导。另一方面,节目对“姐姐们”的表现过于强调“帅”“炸”“飒”,未能深入挖掘多元的女性之美。

在回归文化价值的问题上,国内文化类原创综艺不乏成功案例。例如2013年播出的《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2017年播出的《朗读者》《国家宝藏》。这些综艺节目或借文字诗词唤醒汉语文化体验;或借美文力图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或借文物追溯历史,拉近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而与文化类综艺相比,娱乐类综艺在树立正确价值标准的同时,还要兼顾娱乐性质。在追求流量的娱乐环境下,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娱乐性综艺节目仍需摸索。

上一篇:

书写战“疫”群像,致敬平凡英雄——走进时代报告剧《在一起》

下一篇:

吴宣仪献唱《风犬少年的天空》插曲《麻辣时光》
标签:乘风破浪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