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娱乐八卦>娱乐 > 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

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炸

查看:534 / 更新:2022-02-10 14:25

作为一名广东仔,我不知多少次用“港片/港剧/港乐”的情怀去安利过各位,虽然它们击中我的原因也未必相同——

有重现往日辉煌的,有找来梦幻阵容让你为了回忆杀就肯买账付钱的,也可能只是某首bgm刚好击中了在外漂泊的我的思乡愁绪……总之体验很私密,但恰巧有同类情意结的不在少数,于是大家也乐得去一探究竟。

看罢归来,和我一样思绪万千的不少,而更多的是唏嘘往日繁华不可追。

“港片已死”么?好像都习惯了这么说。

那么看看昨天上映的《拆弹专家2》,豆瓣评分8.1,淘票票评分9.3,猫眼评分9.4,似乎可以为被唱衰了这么多年的港片正一正名了吧。


△其实开分是8.0,评分上涨是目前的口碑趋势

在进行又一次安利之前, 不如先来说说“港味”的关键:

之前庄文强在知乎上答题,他也在思考这种特色关键,但“在哪里拍”一定不是关键。


就我个人感受,岭南地区和我们眼中的“北方”有个很大的区别,是广东文化格外讲求实在,实在到喜欢把那些深邃的、抽象的、奥妙的道理通通俗化,用不识字那些老者幼童都能听懂的市井语言去解释所有问题。

而输出了大量文艺作品的香港又更加匆忙一些——那里地方小、资源少,却又因为港口贸易的经济优势而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中西交融、你追我赶,港岛上的人们习惯了24小时在线的喧闹拥挤,也为此拨快了自身的活动节奏,从对话交流到饮食习惯再到思想表达,通通有一种别处难觅的高速流动感。

当然以上这些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未必重要——在他们看来,《拆弹专家2》的港味和卖点都在于刘德华。


和三年前一样,他仍然出演一名拆弹专家,只是角色叫做“潘乘风”。

潘乘风和前作里的章在山有很大不同。

《拆弹专家1》的章在山面对犯罪分子给警察穿上那件炸弹背心的电路构造束手无策,而2分钟倒计时已经启动、无法回头。

拆弹失败的章在山选择放弃,对被挟持的警察强调他的责任义务,让其站在原地、远离人群来减少伤亡。“你是警察,你有责任。”


而这次的潘乘风,却更信奉拿自己的命去拼别人的安全。

搭档董卓文(刘青云 饰)说,“我们救人不是用自己的命去拼的”,潘乘风会笑着反驳,“但是我们做拆弹的,哪次不是拿命去拼呢?”


但“胸怀大爱”的特点也让他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遭遇了终生难愈的意外——潘乘风的左腿被炸断,不得不离开警队。


五年后,香港发生连环爆炸案:

教育统筹局有人引燃炸弹进行自杀式袭击;某酒店开业仪式也遭遇了突然的炸弹攻击,死伤18人。

警方经过追查,发现炸弹的提供者竟然是前拆弹专家潘乘风……


难道英雄接受不了失意,就开始自我放逐了吗?

但潘乘风却说他什么都不记得。


刚看完首映的时候,我在微博上夸这部好看,也顺带搜了下别人怎么夸,看到有网友开杠说“给刘德华的评语是不是只剩‘努力’了?”

当下就想反驳,忍住了还是没说,但是凭什么不能夸刘德华努力啊?

他自己都在电影特辑里说,体能和坠马事件比,至少差了四分之一。


但这部戏里,所有动作戏码他仍然亲自上阵,哪怕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要戴假肢拍摄,包括跳跃、打斗,难度实际上是翻倍的……

更重要的是,刘德华并没有因此而轻忽情绪的拿捏和塑造,我个人觉得他这次贡献了突破性的表现。


之所以观众只记得他“努力”,或许是因为刘德华的形象过于端正,拿到的角色也大多是全面、正派的。

刘德华之前在访问里提到过,自己的创作底线是“演坏人时,一定要死”,因为他认为明星背负了社会责任,是要引导孩子们往正和善的方向去,为此他可以放弃艺术和工作成就。


这样的刘德华也当然无法领会,为什么王家卫会不喜欢他的完美。


“人怎么可能完美”,其实指的就是人性的模糊和复杂。

文艺作品应该承载某些思想重量,即便是俗化的香港电影,在快节奏和无厘头的包装下,也是因为这种晦涩暧昧而动人的:

会计算凤梨罐头什么时候会过期的失意青年,恐怕很难爱上一出内环就会过敏的顾里;心狠手辣、只会为钱掉眼泪的洪兴堂主靓坤,视“忠义”如粪土,却对自己老妈非常孝顺。


愤世嫉俗的失意作曲家,会被能唱足整班大戏却不得不靠街头卖唱来维持生计的天桥艺人所感化。


更不要说《无间道》经典的黑白对战,“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只想做个好人/对不起,我是警察。


回头看看,刘德华和刘青云首度搭档、也是他第一次拿下影帝奖项的《暗战》,正是赢在了“不做偶像派老好人”。


所以我会觉得《拆弹专家2》的潘乘风对刘德华来说,是向影帝位置发起冲击的再次突破,毕竟人物自带的反转、矛盾和谜团实在太迷人了……

成为警方锁定的重案嫌疑人后,失去了记忆的潘乘风毅然出逃,开始了一场寻找自我、追踪真相的亡命之旅。


因为前搭档董卓文和前女友庞玲(倪妮 饰)对潘乘风的身份和境遇,竟然给出了两套完全不同的说法,这让过去五年的脉络开始有了些许分差:

在董卓文看来,潘乘风是不成佛便成魔。

出事后,他积极复健,安装了义肢,努力锻炼出比之前还优越的体能,希望能够重返一线。


而警队出于综合考虑,还是给潘乘风安排了文职工作。

虽然做案头书卷分析相对轻松悠闲,但潘乘风喜欢的毕竟是在一线奔忙、是动手拆弹,这份“优待”也让他觉得自己的锻炼复健结果被轻视了……


而庞玲却说,潘乘风是被反恐特警部队派去邪恶组织做卧底的,身为督察的自己正是他的上线。


因为采用了倒叙,并且利用视听语言不断设置悬念和反转,观众实际上是和潘乘风一起追查和复盘整起连环爆炸案真相,和从高空跌落那五年里他到底经历过什么的。


不断刺激high点的手法,让我想起了庄文强之前说“港片功利在短时间内有最多的效果”,也恰好对上早就被用滥了那句“尽皆癫狂 ,尽是过火”。


这句话大多被认为是出自美国电影学者David Bordwell《香港电影的秘密:娱乐的艺术》一书。实际上,David只是引用了《纽约时报》影评人对香港早期功夫片《天下第一拳》的评述,而原句是批讽它制作粗糙胡闹——

只是David Bordwell给了这句话一个更包容更全新的注解,“那些张狂的娱人作品,其实都包含出色的创意与匠心独运的技艺,是香港给全球文化最大的贡献。”


而《拆弹专家2》的导演邱礼涛,做得很好。

跟蜚声国际的墨镜王或是刘伟强、杜Sir、徐老怪比,邱导的知名度不算太高,连“贱精又低格”的王胖子也比他有锋芒。

但他在港片界中也不是没留下过姓名,《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伊波拉病毒》《的士判官》《阴阳路》系列……大多出自邱礼涛之手。

于是一些影迷给邱礼涛冠上了“重口味之王”的称号,殊不知他还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硕士的,并且担任过1994年魔岩三杰+唐朝那场红磡中国摇滚乐势力演唱会的导演。


随着电影制作大军集体北上,商业片表达日益主流化,邱礼涛也在改变。看看近些年的香港电影出品清单,这位的输出已经算是稳定高产,在类型片中做到越走越远了。

这次的《拆弹专家2》虽然是合拍片,但邱礼涛却用潘乘风“出神入魔”的故事,牵引了香港这座城市的命运——

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你可以简单粗暴地将它解读为,“上部戏里他只是炸了红磡海底隧道,这部戏里邱礼涛炸的是整个香港。”


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借由潘乘风的追寻去进行的自我认知探索,“我究竟是谁,我将要去向哪里?”


为了拯救别人不惜性命的,和为了证明能力舍弃一切的,都是潘乘风。成神还是成魔,就在那炸天炸地的一念之间。

原创不易,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作者

上一篇:

冉高鸣又上热搜:等了七年,终于得到迟来的肯定

下一篇:

女主角长这样,女二就躺平算了
标签:自己的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