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娱乐八卦>影视 > 今年「最接近神作」的电影,没上映就全网嗨?别瞎传我有内幕

今年「最接近神作」的电影,没上映就全网嗨?别瞎传我有内幕

查看:666 / 更新:2022-02-10 19:23

Sir已经提前看过《信条》了,还是两遍。

你们也别着急羡慕。

因为不得不承认。

跟没看过一样……

尽管各大媒体吹得天花乱坠,诺兰这次其实就主攻两件事:

技术。

脑洞洞洞洞洞。

Sir今天先聊技术。

至于脑洞,一篇文章哪里够?(放心,上映后Sir会去345刷努力给你们讲清楚)。

废话不说。

为了接近这部“今年最接近神作”的电影。

Sir为你挖来《信条》幕后最硬核的干货

仪式感

诺兰对电影的“信条”是三个字:

仪式感。

很微妙的词。

一方面,它总出现在我们情绪特别高涨的时候。

结婚、纪念日、年会……

一方面,它又以大多数无实质意义的事情组成。

送礼、烛光、表演……

总结一句:

足够认真、投入地干一件自己都不大相信的事,直到你真的“信”了。

这是一种只有人类才有的能力和需求。

《信条》就是一部营造强烈仪式感的电影。

诺兰选择的切点:

时间逆转。

时间真的可以逆转吗?怎么逆转?逆转后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扭曲?

别说你不信。

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都只是“假设”。

但诺兰偏偏要用影像,让全球观众去“信”。

第一步,让你的眼睛相信。

诺兰已不满足带你看奇观。

他要给你看绝对真实的奇观。

相比于以往科幻片都展示时间逆转的结果,诺兰这次把视角放在还原逆转的过程。

眼睛瞪大——

倒行的船只,水花是“收”的。

被踩中的水坑,涟漪是“聚”起来的。

这还是第一层,因果倒置。

逆转还在加码。

正向的人,和逆向的时间,重叠在一起会怎样?

再瞪大眼睛——

爆炸现场,两人推着车狂奔。

相对的,消防员逆向后退,水收回水管,火缩回飞机,爆炸现场混乱重置。

坐下坐下。

诺兰的牛叉之处,当然不是玩概念。

而是把概念落地,让普通观众可感。

就说一个大片最常见的画面,爆炸。

如何让爆炸“逆转”,又同时保留它的“炸”呢?

来,眼睛别闭上——

让爆炸先“收”。

然后在逆转瞬间,再炸你一个措手不及。

△ 这动图Sir大概就看了36遍吧

总之。

不管你看不看得懂,诺兰的诚意就是保证你观影全程眼睛保持瞳孔炸裂状。

动作,枪战,追车……

大场面军事行动,最后一秒钟营救……

应有尽有。

当然了。

什么尽可能的IMAX胶片、实拍;

什么不要绿幕,不要CG;

什么辗转七个国家,几乎重建基辅剧院……

诺兰表示,这都不是事儿。

Sir第一次看预告片,就发现有一场打戏很吸引人。

倒着扭打,纠缠。

这就是诺兰营造仪式感的第二道“坎”。

——让整个剧组相信。

以上画面不是倒放。

而是演员真的倒着演,倒着打。

从动作编排到人物走位,精心设计。

反着拍一遍,然后正着播一遍。

△ 注意角色的动作行为是反着演的

主演直接吐槽:

逆着打拳头?

你还要我真实地演出来?

给个白眼你自己感受吧——

还有那场至关重要的追车戏。

诺兰在爱沙尼亚把一条八公里长的公路封锁了三周。

全程实景,把IMAX摄影机架在宝马车挡风玻璃前。

一辆车倒着,一辆车正着,营造出一种在时间中逆行的观感。

更别说,演员全程亲自上阵,不用替身。

还有更过分的。

剧本里有四个字:飞。机。炸。了。

大家都在想,导演会怎么拍呢?

因为剧组潜意识都知道:

虽然这一幕拍成电影会很酷,但你不会真的去炸飞机吧。

不会吧。

不……

会!?

嗯你是导演你说了算。

翻译翻译,什么叫顶级大片?

把电影能做到的,做到极致,从场面,音效,表演,甚至服化道,视效全部拉到最满。

因为只有做到顶点。

才有资格任性地在主题上做一点点边界的突破,去挑战梦境、探索星空、重构战争、逆转时间……

这就是诺兰。

真正的视效,尽量抛弃视效。

真正的仪式感,尽量忘记它只是一次“仪式”。

观众的仪式

以上说的都是创作层面,诺兰如何营造仪式感。

还有一个问题。

如何让“你”趋近无损地体验到仪式感?

电影最直观的享受,是视觉。

银幕是导演与观众的桥梁,诺兰同样在这座“桥”上花了很多心思。

他想把这座桥做大、拓宽。

所以诺兰也是忠实的IMAX信徒。

我们想用最好的摄影机拍摄,并以最好的格式去呈现。而现今乃至可见的未来,IMAX(摄影机)都是绝佳选择。

它可以满足诺兰所有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

全球最高分辨率的摄影机。

使用15孔/70毫米胶片,是传统35毫米胶片分辨率的十倍以上。

一帧画面的水平分辨率可达到18,000像素以上,最大程度囊括导演想表达的画面内容。

更大,更清晰,更强的临场感。

从2005年诺兰第一部在中国IMAX影院上映的电影《蝙蝠侠:侠影之谜》开始,到今年他共有7部电影在国内上映,6部在IMAX大银幕呈现,其中4部都使用了IMAX胶片摄影机拍摄。

时长不断增加。

《黑暗骑士》30分钟,《黑暗骑士崛起》74分钟,而《敦刻尔克》几乎超过70%的场景用IMAX2D胶片拍摄,创下了记录。

《信条》,更是一部为IMAX量身打造的颠覆性作品。

就拿最基础的说——画幅。

只有IMAX大银幕的画面,才是导演真正在监视器里看到的内容。

比如诺兰谱系中容易被忽略的电影,《敦刻尔克》。

导演费这么大的力气塑造一场“没有敌人”的撤退。

为什么?

恐惧,在战争中不一定来自看得见的“敌人”。

它可能就是一次空袭。

一阵气流。

一粒沙。

不信你看——

更大的银幕,更直接的视觉冲击,能让你“摸”到那些看不见的恐惧。

这一次《信条》同样。

约有一半的画面是上下延展的IMAX特殊画幅,带来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和清晰度,让你欣赏到更多画面内容。

Sir不夸张地说——

离开IMAX,你就失去一部分“诺兰”。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显示面积更大吗?

当然不。

诺兰总被称作技术狂“魔”。

却很少人叫他技术狂人。

魔就魔在——

他总能找到大与小的张力,大与更大的未知

△ 注意这些《星际穿越》截图采用自画幅比例接近IMAX的剧照

这些并非一蹴而就。

采访中,被称为“诺兰背后的男人”的IMAX首席质控大师David Keighley回忆与诺兰选择IMAX的原因。

IMAX摄影机能提供的分辨率高达18K,以超高像素捕捉影响的巨大威力,是任何数字摄影机都无法媲美的。

同时,即使提供了如此先进的技术,诺兰依然不停探索更完美的拍摄方法。

他带着团队重建了胶卷盒中的机械部件,重构电子元件,让IMAX摄影机能够正向逆向同时拍摄

不懂?反正就是牛!就是从来没人这么干过!

甚至导演有时候在片场自己扛摄影机,工作也从不迟到……

诺兰希望用自己的燃烧,把这次仪式推到极致。

因为对于当下的我们。

被疫情笼罩的世界。

观众不仅在体验“仪式”,更需要希望。

自己的仪式

世界上总有一群人,爱跟别人看来无意义的事较劲。

电影圈更不少。

李安和诺兰,两个最爱死磕“技术”的导演。

他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吗?

Sir觉得不是。

生活中这俩人基本就是“科技盲”,一个不用手机(诺兰),一个用手机只会打电话(李安)。

那么。

技术到底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安在最近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演讲中谈到了他眼中,电影和技术的关系。

仔细看他说的话。

技术在他眼里,并没有那么“重要”:

“……我发现我所有看的东西都不对劲,我相信的东西都在幻灭中,所以我等于是在大海里面要找一个岛,我必须要创新,必须要和这个科技达成一个协调,我必须要用它和观众沟通,把破灭的东西组合起来,所以它能够存在。”

“我讲这个东西对我来讲不是一个高帧率,而是一个普通的前提,我觉得数码电影就应该这样拍。用一个数码、一个现在的东西模仿过去的东西,还没有它好,这个东西对我来讲是有点荒谬的。”

技术本身,就是一种“仪式”。

在折腾技术的过程,把“自己”一点点抛出去。

去重新感受纠结。

感受局促。

感受恐惧。

然后才能收获那个真正需要面对,和表达的“自己”。

一种创作上的“卧薪尝胆”。

当然,两人抛的方向不同。

李安选择把自己抛向技术的可能性

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李安感到困惑。

数字摄影机太清晰了。

以至电影的含蓄少了,演员的表演,必须收着,掩饰人物的空洞内在。

李安兴奋于这种困惑。

成了探路者。

4K,3D,120帧,全CG数字人物……一步一个脚印。

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到《双子杀手》,每一步都在技术表达上,突破电影本来的边界,走一条极为先锋的道路。

早探索,早改变,总好过被淘汰,走向没落。

诺兰则相反。

他把自己抛向技术的极致性

诺兰骨子里是一个极为保守的电影原教旨主义者。

2D,胶片,少CG,少视效,实拍,大场面爱好者……无一不是在致敬电影艺术最初的魅力。

甚至纵观诺兰的作品序列,题材上选择也颇为传统复古。

超英,魔术,科幻,战争,谍战……

诺兰痴迷的——

如何用现代技术极限,还原出人类对光影最初的臆想。

Sir注意到。

那些我们公认的大师、大牛,在电影面前都十分卑微。

李安在描述创作时,用词是“困惑”。

诺兰谈到电影,还说到一个字:

“逃”

“我最钟爱的就是通过电影的力量

逃往另一个世界”

如果说《信条》是今年“最接近神作”的电影。

那一定因为诺兰成功让我们相信了。

不是相信概念。

不是相信特效。

不是相信那些绚丽夺目的光影。

而是相信——

把“自己”打磨成一颗耀眼尘埃,然后毫无保留地交给那个陌生而偌大的宇宙。

是一场多么美妙的“仪式”。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上一篇:

9月这波大片一上,中国电影市场要炸

下一篇:

《通往春天的列车》:时代题材电影的春天来了?
标签:电影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