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娱乐八卦>娱乐 > 只有谢耳朵们才能看懂《信条》?学渣表示不服

只有谢耳朵们才能看懂《信条》?学渣表示不服

查看:881 / 更新:2022-02-10 22:32

文 | 小落

《信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环,它的剧情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反转,兜兜转转通过不同的途径回到了起点。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 ,关于电影《信条》的有趣小知识。


各位朋友,看过《信条》了吗?

作为曾经推出《星际穿越》《盗梦空间》等科幻大作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新片,《信条》在上映之前可是承载了众多电影爱好者和吃瓜群众的满满期待。然而从万众瞩目到票房平淡、口碑回落,《信条》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电影的背景构造比较复杂,观众需要时间进行消化。而诺兰也一改之前喜欢借角色之口解释概念的拍摄手法,直接用动作场面和一首接一首的背景音乐来推进情节。

于是,电影散场之后,观众不但要平复被背景音乐反复折腾的耳膜和小心脏(实在是太吵了),还要梳理脑子里接收到成吨的信息量。学霸笑嘻嘻,表示电影里面的概念都很熟悉,学渣哭唧唧,开始搜索电影里面提到的“钳形运动”、“祖父悖论”、“熵增熵减”到底是什么东西。

电影而已,大可不必。看不懂《信条》真的不要紧,就像片中女研究员说的那句台词一样,“不要试着去理解,而是要感受它们”。但是电影背后的小知识,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

注:前方没有剧透环节,可以放心观看。

时间旅行的核心

大部分人对于“时间旅行”这个概念都不会很陌生,就算对科幻题材兴趣甚少,你也总会接触到类似的设定。

对于8090后来说,关于时光旅行的最初印象,可能就是来自哆啦A梦的时光机了。这是一个类似飞毯的装置,上面只有一个座位和表盘,使用的时候会先进入时光隧道,再穿梭到使用者指定的时间和地点。

但实际上,“时间机器”最早提出的时间是在1895年,距离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英国小说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在同名著作中,描述了一位科学家通过机器来到公元802701年的历险故事,由此开启了人类关于时间旅行的无限脑洞世界。

可以说,如今所有关于“时间旅行”的梗和故事,其实都是一百多年前玩剩下的,大家也越来越对这样的设定感到习以为常。

所以在不少的影视作品里面,“时间旅行”或者说“穿越”,只是推进情节的一种桥段。撞车和溺水可以触发,梦中和重病昏迷可以触发,甚至听着歌也可以触发——导演和编剧们发现很难合理化这种突如其来的时间旅行,干脆都懒得解释了。

《信条》在这方面没有选择糊弄,他们搬出了一个“熵增熵减”的理论,来解释剧情里面的穿越行为。

关于“熵”的解释,如果你能隐约回忆起这是高中物理化学课上讲过的知识,那证明你的中学作业完成得不错。“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术语,用来衡量物质的无序状态,封闭系统内的熵不会减少,只会随着时间增加。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一只鸡蛋掉在地上之后会碎掉对不对?那意味着,随着时间在向前走,鸡蛋只会变得更加无序(熵加:完整→破碎),再也回不到完好无损的样子了。

而《信条》里面所设定的物理规律改变了这一点,在《信条》的世界里面,熵是可以通过道具逆向流动的。也就是说,你有机会看到破碎鸡蛋从地上恢复到打碎之前(熵减:破碎→完整),跳离地面回到餐桌上,甚至回到母鸡生产之前。

在鸡蛋掉落至破碎的过程中,蛋的能量会通过空气和地面分子作用,因此在进行“熵减”操作的时候,空气和所有地面分子都需要进行相反的运动。空气倒流,会产生窒息,这也是为什么《信条》里面,主角进入时间倒流场景时,要带上氧气罩的原因。


无处不在的回文

赞成“凡事都有两面”的人,大概没听说过莫比乌斯环

这是一个神奇的二维单面环状结构,把一张长方形纸条一端固定,一端反转,再把两端粘合,你就会得到一个莫比乌斯环。如果把一只小虫放在上面,你会发现小虫可以在不翻越圆环的情况下,爬遍纸条的正反两面。

而《信条》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莫比乌斯环,它的剧情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反转,兜兜转转通过不同的途径回到了起点。

有网友在分析了《信条》的原声配乐之后表示,里面那些听起来诡异又极不和谐的弦乐,其实是正常音乐的倒放,原本恢弘大气的配乐在经过倒放处理之后,更加强调出一种混乱和不安的感觉,也算是别出心裁的暗示了。

当然,这种级别的暗示跟电影标题比起来,是相当的不明显。实际上,诺兰早就把剧情的走向明明白白地写在了片名《Tenet》上面。

不知道是因为不走心,还是担心剧透,《Tenet》的翻译名直接取了这个词的中文意思“信条”。但是仔细查看了原来的片名之后,不难发现,这居然是一个“回文”结构的单词。T-E-N-E-T,首尾相连,往复回返,你品品,是不是有莫比乌斯环那味了。

而“tenet”这个词除了回文的特殊结构,背后还大有来头。

20世纪30年代,人们在庞贝古城的遗址发现了一块刻着正方形矩阵的文字石碑,上面依次写着:

SATOR

AREPO

TENET

OPERA

ROTAS

五行字样,可以从上至下,从下至上,从左至右,从右至左阅读。

有学者认为,这块字碑的含义可能跟播种的人有关,于是把方阵叫做“播种者方阵”,但是更多的人,会用“Sator”来称呼这个神秘的2D回文方阵。除了第三行的“tenet”登上片名,方阵里的其余单词也作为彩蛋出现在《信条》里面。

基于这样的分析来看,单纯地把“tenet”翻译成“信条”确实是缺少了一点味道呢。

上一篇:

《雷霆战将》今晚开播,张云龙、高伟光领军出击热血杀敌

下一篇:

周杰伦被疑是尔冬升哥哥私生子,长相高度相似,两人曾演同一角色
标签:信条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