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娱乐八卦>娱乐 > “一镜到底”的《1917》,是怎样拍成的?(上)

“一镜到底”的《1917》,是怎样拍成的?(上)

查看:541 / 更新:2022-02-10 23:04

?年轻的阿尔弗雷德·门德斯最初来到西线战场时,以为等待着他的将是一场光荣之战。

然而多年之后,这场愚蠢的战争留在他脑海里最浓重的记忆,并不是勋章与绶带,而是战壕里的污泥——因此他有了频繁洗手的习惯。

孙子曾因此嘲笑过他,被儿子叫去教育了一番后,反倒时不时爱找他问关于那场战争的一切。

阿尔弗雷德并不知道,这些原本将和其他战友的故事一样沉入时间之河的可怕记忆,会在他去世多年后,成为一部电影的蓝本——

《1917》

而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他的孙子——萨姆·门德斯

尽管在奥斯卡的角逐中惜败于《寄生虫》,但属于门德斯以及剧组所有人的《1917》,也必将属于观众的记忆与电影的历史。

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1917》幕后的那些震撼故事,看看这部电影是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还原战争真貌的。

《1917》最常被说起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它十分惊人的伪一镜到底的形式。

然而在萨姆·门德斯看来,一镜到底并不是花招,而是对生活本身的回归:“一镜到底就是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方式。”

《1917》用超过其他同类电影数倍的巨大工作量、消耗心力的伪一镜到底形式,营造出可信、磅礴却又精细的一战世界,而这一切,却都是为了捕捉战火之中一叶孤单飘零的小人物身影。

当你能够切身体验战场中这种至大与至小的极端对比时,历史的宿命、战争的荒谬、自然的沉默、人性的挣扎与挣扎之后的夺目,便都不消再徒费口舌,自会藏于这飞逝的两个小时现实时间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有余,这场战争离现在的人们实在是太过遥远。然而《1917》却依旧能够以战争背景下人与人之间共通的情感——牺牲、信任、恐惧与勇气——唤起我们的同理心。

门德斯认为,在战争中,我们能看到人被推到极限状态,被迫去面对生死存亡,以及为他人牺牲自己的意义问题。

他认为再次讲述一战的故事,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这场战争的100周年纪念后,我强烈地意识到它有被遗忘的风险。它从我们留存的记忆中渐渐消逝,而它曾给我们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影响。这场战争重塑了欧洲的边界,它是第一场工业化、机械化的战争——以马开始,以坦克和机枪结束,它还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改变了我们的整个世界。”

门德斯在讲述这个两名士兵为拯救1600名战友的生命而赶往前线传信的故事时,又有意淡化了政治命题与阶级冲突,试图用一个纯粹的人道主义动机让影片更具普遍意义。

选择一战,当然源自于门德斯对祖父的私人记忆。祖父因为身材矮小,在战争中经常被选做信使。他晚年时给门德斯讲过很多自己在战时的故事。

也因此,一个小个子士兵在广袤的战场上孑然一身的样子,在门德斯的心中留存了多年。

而在研读过一战幸存者的一系列书写后,门德斯意识到,整个一战对于英国来说都成了渐渐无根的记忆。那场战争的亲历者们,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成了失落的一代。

“如果你去到每一个英国的小村落,你会找到比二战更多的关于一战的失落记忆。它投下了一个更为巨大的文化阴影。”

门德斯认为一战没有在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毕竟与二战不同,一战时,电影还没有成为主流媒介。

无巧不成书,《1917》在一战过去百年有余之际,又恰好赶上了英国重新陷入孤立主义倾向的时代。

一战前英国因光荣孤立政策而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态度暧昧,恰恰是导致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这与而今英国在脱欧泥淖中踟蹰的现状,有一种令人唏嘘的相似。

门德斯强调,如今一战被包装成以维系强硬外交为目的的孤立主义的战争,他与联合编剧克里斯蒂·威尔森-凯恩斯都希望影片成为对此论调的一种矫正。

“那些有着某种怀旧情结的人,在回顾一战时将其视作胜利,”门德斯说,“实际上,这是悲剧。”

门德斯认为这种对社会共同的文化记忆与自豪感的劫持非常微妙,且很有市场。

“如今它们每时每刻都在重演,‘我们再一次只靠自己!这正是我们打的两场世界大战的精神!’这就是我们现在的麻烦事儿。”

为什么是一镜到底?

“伪一镜到底”(影片实际上是有隐藏的剪辑点的)是《1917》最醒目的标志,但它从不是用来招摇的噱头。

对于某些关于长镜头的批评,门德斯有点愤愤不平:“我们的镜头既没钻过钥匙孔,也没穿透过玻璃,更没有跟着子弹飞来飞去。”

门德斯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一镜到底在《1917》中代表着一种私密的情感联系——那是对祖父战争记忆的一种梦境般的还原尝试——如果现代的我们对于一战的印象只剩下战壕、污泥与漫长的对垒,那么要重塑个体在这场战争中的境遇,便唯有同他们一起,真正地进入战争。

而一镜到底只是这种还原所采取的手段,它背后真正的秘密是——“真实时间”。

与角色同步体验时间的流逝,是《1917》中大过一切的关键手段。而“伪一镜到底”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服务于真实时间,不让任何明显的剪辑点令真实的时空产生断裂感,让这股沉浸其中的气韵从第一分钟一直持续到最后。

死亡随时发生,主角不需要、也没有时间声嘶力竭抒发感伤。无人区的恐怖、未知空间与短暂时间交叠而生的紧迫感、失去兄弟又不得不迅速离去的伤痛、千钧一发的任务……所有情绪都在真实的时空之中一以贯之,荡气回肠。

另外,真实时间营造沉浸感的同时,无剪辑又营造了一种与之对立的戏剧张力。

你知道未来一切的戏剧性节点都将在这一画框中完成,这带来了一种焦虑与未知的恐惧,类似于希区柯克的《夺魂索》,飞机向着主角坠毁、德国兵的袭击与奔跑中的爆炸都成了已知的危险,悬念是何时袭来。

而镜头内部的蒙太奇,又给了门德斯与摄影师罗杰·迪金斯施展影像隐喻的空间——田园牧歌与血腥战火在片中来回切换又最终形成闭环,大火与信号弹接连营造着炼狱或噩梦般的景象。

罗杰·迪金斯认为影片影像的沉浸感能够吸引电子游戏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而门德斯则更在意影片在美学上的新一层意义:

“过去二十年我们大力推动了凌厉甚至过亢的剪辑风格,这类影片中有很多出色的,比如《谍影重重》系列冲击力超强的动作场景。但我们在另一个方向上却没什么进展。”

门德斯反其道而行之,试图创造一种既有连续性又无明显侵略性的运动镜头风格,结合调度,让观众在正确的时刻看到你想让他看到的东西,有如一条柔顺的绸带。

过去十年,两部《007》成了门德斯难以释怀的重负,戏里戏外都是一团乱麻,正如祖父那一生都洗不掉的战壕污泥。而百年前祖父的这段苦痛经历,最终却成全了门德斯,让他用一次家族记忆的回溯之旅,完成了对自己导演生涯的救赎。

如果祖父看到这部电影会作何感想?门德斯觉得他一定会看得特别难受:“但我确定他会乐见它的存在。”

虽然门德斯强调片中并没有祖父,但毫无疑问的是,那个在战火中送信的小个子士兵,已成功穿越百年迷雾,留下了那个失落一代的剪影。

未完待续

上一篇:

章泽天卖房所为何事 与刘强东婚姻强弩之末?

下一篇:

酒井法子在线乞讨 日本清纯女星为何沦为国际乞丐?
标签:门德斯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