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娱乐八卦>娱乐 > 没有作家李沧东,就没有导演李沧东

没有作家李沧东,就没有导演李沧东

查看:979 / 更新:2022-02-11 00:06


1 不想当导演的作家不是好部长


《寄生虫》斩获奥斯卡那段时间,韩国电影被数次拿出来言说,其中被谈论最多的,除了奉俊昊,就是李沧东,而其被谈及的作品中,热度最高的就是那部表现了不同阶层生活状态的《燃烧》。


《燃烧》有多好?

“戛纳有史以来的场刊最高评分”、戴锦华教授说它是“近二十年来最好的世界电影之一”、豆瓣上有二十五万人标记“看过”。这部改编自村上春树小说的电影一度成为了当年文青口中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李沧东

而关于李沧东的个人生涯也因此进入到公众视野被讨论。他众所周知的身份是电影导演,拍出来的片子鲜有烂片,是各大艺术电影节的常客。《薄荷糖》《密阳》《诗》《绿洲》,都深受业内认可,较为普遍的共识是,他的电影蕴藏着平凡生活中的诗性,因此他也被称为“电影诗人”


电影《诗》海报

李沧东的电影创作节奏不紧不慢,所以并不高产,数年才能酝酿一部,但每一部都必属精品。其创作的母题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延伸,反映着韩国的时代症结。

拥有纯真爱意的残疾人,用诗对抗残酷命运的老年女性,在权力阶级中迷失而自尽的普通男人,都在他的镜头里,充当着故事的主人公,将怅惘、困顿和忧伤娓娓道来。


电影《密阳》截图

李沧东却像是个冷静而客观的医生,将银幕化作手术刀,用这种媒材把社会裂隙中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现实问题呈现出来,没有价值判断,而那些带有哲思的提问的回答权力全都在观众手里。

实际上,李沧东不惑之年才开始正式创作电影,在这之前,他是以作家身份活跃在文坛的。与其说他是作家型导演,毋宁说他是不小心把玩票的事儿弄大发了,光芒掩盖住了他本来的事业。


1983年,李沧东的文坛处女作《战利品》入选了《东亚日报》的“新春文艺”栏目,这成为其登上韩国文坛的里程碑事件。自此,他走上了文学道路,发表的作品不计其数,也收获了不少奖项。

这为他做电影打下了坚实基础,看过其文字的人的绝对不会讶异他的电影风格和志趣,虽然媒介殊异,但内容一脉相承。


电影《想去那座岛》海报

十年后,李沧东接受导演朴光洙的邀请,参与《想去那座岛》的编剧工作,才正式开始涉足电影。


电影《绿鱼》截图

2003年,在文艺届风头正劲的李沧东出任了韩国文化观光部部长。非政治领域人物进入内阁,在当时的韩国是惊人之举。不过,在16个月后,他毅然辞职。“因为政治家说话的方式和作家、导演是完全不一样的”。后来的采访里,他直言不讳地讲,说这段经历对其创作毫无裨益。回归到文艺本身的他继续如鱼得水,奉献佳作。

2 “大时代”里的“小人物”


今年二月,李沧东的小说《烧纸》集结成册,译成中文版在国内发售,好评如潮,连续占据了数周豆瓣虚构图书榜单的首位。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这部由11个短篇组成的集子里藏匿着解读李沧东的密钥吧。


电影《薄荷糖》截图

《烧纸》中的每篇作品都没有宏大叙事,李沧东一如往常,聚焦的人物群体都是城市的底层阶级和边缘人。他细腻笔下的小人物,绝不是凭空而产生的,而是嵌在影响韩国发展的特定历史空间之中的。归纳来看,母题大概有两个,


电影《诗》截图

第一类母题的故事,往往是撕裂的,令人绝望的,同时又具有对抗性的。比如《烧纸》一文,讲了一个赤色分子家庭的遭遇。李沧东很巧妙地选取了一个老太太的视角,懵懂而愚昧。她不理解家庭里的男人们在搞什么,一心只想踏实过日子,但却不经意地屡屡被卷入到革命事件的余波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她别无选择,只能寻求鬼神庇护,可即使这样,她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到震荡的社会里,就连烧掉的纸都是革命宣传单。李沧东在这篇里使用了很多心理描写,让读者很好代入,镇静地从旁观者角度,能去审视这场革命给人带来的异化和打击。


电影《诗》截图

无独有偶,《祭奠》、《脐带》两篇像是在这个主题上做了不同方向的尝试。前者讲的是“赤色分子”身后的孤儿寡母们明明和革命没有干系,却不得以要承受着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命运。而后者,则带着些俄狄浦斯情节,讲母亲对儿子婚姻生活的变态般的干涉,而让她与孩子对垒的思想武器,正是曾给她带来严重伤害的“反左翼思潮”。


电影《绿洲》截图

那些家庭在怨怼和愤懑中形成的隔膜,似乎在告诉人们,所谓的大时代是如何撕裂小人物的普通生活的。读他文字的时候非常写实,同时又极具画面感,那些在脑中构建出的画面,就如同他的电影,看完了,挺丧,但缓口气儿,好像还能有苟延残喘的微薄力量。

围绕第二个母题的,也都很出彩。其中有一篇,叫《空房子》,讲得是男主角尚洙因受老板信任,从乡下搬到市里,成为豪宅的管家。他一人独居整栋大房子,最初洋洋得意,颇有咸鱼翻身的意思,但渐渐地,他开始感到压力,最后陷入颓然畏惧。隐形的名利重压让他难以喘息,最后反噬,吞掉他自己。

另外一篇,讽刺意味浓重,叫《为了超级明星》。“超级明星”是富豪家的狗,伺候他的是从乡下来到首尔的老金。老金备受富人阶级的狗的厮磨,无人诉苦,只有一个陌生小孩是他的寄托,但这个寄托,也三番五次地伤害着、戏耍着他,令人难过又无力。


电影《绿洲》截图

《一头有心事的骡子》也关于这个母题,用骡子的意象暗喻城市里的人。骡子在交通工具领域渐渐趋于无用,而人在城市中,也慢慢地失去着自己的能力。主人公大杞身上,是性能力的消逝。故事把现代人的苦闷表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人物直言“其实往细了一琢磨,咱们的命和这骡子没啥不一样啊”。

人和动物的处境相通,很容易就折射出现代化情境里的孤独和遗弃。


电影《绿鱼》截图

用李沧东的原话讲,他创造出的人物“对幸福和日常的安逸感到陌生,却谙熟各种不幸”。也正是这些不幸,才把大时代里的那些酸楚和痛感从遗忘的隐秘的角落中挖掘出来。被疏离的人,尴尬求生的人,逆势生长的人,都在文字里肩扛负累出现了,让读者唏嘘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当代人的困境。

除了这两个母题,这部集子里还有一些模糊背景的作品,都存在着荒诞感,不经意间也流露悲悯之意。值得一提的是《舞》。这个故事很简单,讲了一对贫穷夫妻前往海边浴场度假的经历,整个旅途,吝啬的妻子只要能省钱就不多花钱,抠门到了极致。度假结束归家的时候,发现家中失窃,房子被翻得糟乱,但二人突然发现,家中其实没有任何能被偷走的值钱东西。故事的末尾,妻子翩翩起舞。极富诗意的舞蹈收尾其实和李沧东电影里数次出现的舞也都异曲同工,这或许是他某些艺术表现的滥觞。

3 “不伤时愤俗,非诗也”

李沧东其实代表了韩国一类文艺工作者,坚信的理念是“不伤时愤俗,非诗也”。身为创作者,他一直在描写当代的日常。他在受访时说:


电影《共同警备区》截图

韩国的文艺作品有着很大的分野,娱乐性强的综艺和爆米花电影比比皆是,而反映现实,提出问题的作品也能在市场中分庭抗礼,在较为开放和包容的氛围里,韩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譬如反映南北韩问题的《共同警备区》;反映光州民主事件的《出租车司机》;反映女性问题的《82年生的金智英》;思考贫富差距的今年奥斯卡大赢家《寄生虫》等等,不胜枚举,可以说,历史和当下一直都是韩国文艺的泉源。


电影《薄荷糖》截图

另外,韩国文艺的具体操作也如李沧东的表现一样,不口谈口号,避免庞大的物事,竭力锁定在小人物的故事上,从而去呈现或辉煌或黯淡的时代。反而在这种简单的人与人关系的描摹和建构里,很多深刻的东西就自然而然出来了。比起刻意为之和盲目营造,似乎这样的手段锻造出的文艺作品更有社会价值,对人的精神诉求也更有帮助。

艺评人说:“没有作家李沧东,就没有导演李沧东”,看过《烧纸》的人,应该会比较认同这句话。因为,看完《烧纸》这个集子,再去看李沧东其他作品,就会有一个深切的体悟,那就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也会顿悟,原来日后的那些人和事,早就在文字之间烙下重印了。

小广告:招募撰稿人

编辑 ? 伊卡洛斯

图片? 互联网


关 / 注 / 松 / 果 拯 / 救 / 无 / 聊

人文 · 艺术 · 生活


Contact us

商业合作/投稿发送邮件

[email protected]


一键三连,让松果君看见你的资瓷

上一篇:

马伊琍《旗袍美探》中的造型也太美了

下一篇:

任豪与女网红偷玩密室,粉丝却矢口否认,连前女友都看不下去了
标签:电影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