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社会新闻 >杂谈 > “50后”到“90后”第一份工资的回忆

“50后”到“90后”第一份工资的回忆

查看:674 / 更新:2022-04-09 19:33

在这些记忆里,我们看到了收入水平在变化,生活质量在提高,物价也在节节攀升,以及暗藏在工资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时代变迁。

“50后”:首份工资用得最小心翼翼

“50后”到“90后”第一份工资的回忆

在很多人眼里,“50后”生活在艰难的年代里。“50后”的幼年或童年正经历“三年困难时期”,饥饿是“50后”集体的深刻记忆。大串联,大游行,喊口号,举拳头,而“失学”也是“50后”的另一个磨难。在他们的记忆里,政治、阶级、集体主义取代了文化和知识,大量的时间花在开会、劳动上。

很多“50后”的第一份工作由国家分配,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则“上山下乡”,从城镇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的瑞安,没有遍地开花的小卖部,更没有品牌云集的百货大楼,但经历过贫穷、饥饿的“50后”,却养成了保守的消费习惯,相较于“花费”,他们更愿意“存钱”,此外,与兄弟姐妹们共同成长的他们,也较独生子女更懂得分享与给予。第一份工资对于经历过贫穷、饥饿的“50后”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50后”故事

第一份工资:跑城里买稀罕货

戴师傅生于1954年,初中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瑞安沿海轮船公司当船员。“第一笔工资领到25元,当时算蛮多的。”戴师傅说,那时物资匮乏,商品短缺,吃饭都凭粮票去供销社领的,有钱而没有票证是买不回东西的。他拿着第一笔工资,乘轮船停靠上海的时候,跑到百货公司,买了几件化纤衣服、热水瓶和肥皂等生活必需品。

从上海回到家,戴师傅成了街坊邻里的“明星人物”,因为很多人都托他在上海捎东西。“我每次出海,很多亲戚和邻居会给我列清单,就图个在上海买东西方便。”还有不少人千方百计找到戴师傅,帮忙买自行车、呢大衣,甚至还有大白兔奶糖等,这些在瑞安买不到的东西。

同样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鲍,第一份工资是21元。老鲍舍不得花,把每月的工资都攒起来,整整攒了一年,终于买了一只上海牌手表。“当时戴手表还不普遍,能拥有一块上海牌手表,简直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啊。”老鲍说。

第一份工资:就想着攒钱买土特产带回家

马师傅1957年出生,初中毕业后,被分配至崇明农场当木工、造房子。当时,工友们第一个月的工资都是18块钱,不算太多,“其中九块钱用来买一日三餐的饭票,这算是吃得比较省的,四块钱用来买日用品、肥皂等,剩下五块钱,把它存起来,回家前买点特产带回去。”

70年代中期,崇明岛上唯一的小卖部位于岛的上埠,从马师傅工作地点步行过去,至少得花上一个小时,“花上几毛钱坐公交又不划算,所以基本不会有其他花销。”马师傅不抽烟、不喝酒,平时每月几乎没有额外支出。

马师傅告诉记者,当时从崇明来回上海一趟的交通成本是2块8毛钱,相当于1/6的月收入,因此,勤俭的他三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前,都会买上大包小包鲫鱼、黄鳝等当地土特产带回家,与父母、兄弟姐妹们共享。

工作第一年,马师傅几乎没有任何应酬支出,直到第二年,他的工资涨到了27块钱,才偶尔买些小酒和土特产,用煤球炉烧些小菜,与室友小酌聚餐。尽管生活艰辛、物资相对匮乏,但在马师傅看来,那样的纯真年代再也回不来了,所幸的是,艰难岁月里却萌生出了质朴的爱情,这段缘分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