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欧派看图网>社会新闻 >杂谈 > 曾国藩识人秘籍

曾国藩识人秘籍

查看:811 / 更新:2022-04-09 22:42

曾国藩识人秘籍

以上那些都是用来鉴识人才各个方面的相人方法。史书上有很多有关曾国藩相人的记载,包括正史,都说曾国藩有一套独特的秘法。

曾国藩相人最典型的例子是江忠源。据《 曾国藩年谱 》记载: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新宁江忠源以公车举人留在京师,因郭嵩焘求见曾国藩。江素以任侠自喜,不事绳检。曾国藩与语市井琐事,酣笑移时。江出,曾目送之,回顾郭嵩焘曰:“京师求如此人才不可得。”既而曰:“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时承平日久,闻者或骇之。江自是遂师事曾。

而在朱孔彰所著的《 中兴将帅别传 》中,所记这件事的时间更早,引荐人也变成刘长佑,内容则完全相同。

江忠源早年吃喝嫖赌无所不好,曾国藩当时以理学家自居,对这样的人往往是避而远之。当郭嵩焘把江忠源引荐过来,曾国藩一听是江某人来了,悄声告诉门房说:“这个人做事不符礼法,你想个办法把他打发了”。门房是个老实人,实话实说,江忠源急了,大声说了一句话:“那些事是有的,难道天下还有拒绝人改过的大臣吗?”

这句话很有分量,意思是说,坊间流传我过去那些荒唐事情都是有的,但是曾大人能够拒绝别人改过吗?曾国藩一听这句话,倒屣走出去,把江忠源迎到房榻内室,两个人畅谈一时。等到江忠源走的时候,曾国藩回过头来跟郭嵩焘说:“此人一定会立大功名,但最后会死在沙场上”。郭嵩焘感到非常不理解,因为现在天下太平,他是一个举人,即使将来出来做官,也是文职官员,怎么能够死在战场上呢?不相信。后来江忠源果真死在了战场上。《 中兴将帅名录 》还记载:曾国藩把自己练兵的计划告诉江忠源,并表示由他来带。江忠源是湖南人中第一个以书生带兵的人,因此也是第一个死在战场上的高官——巡抚。

还有一个典型的事例。李鸿章建立自己的班底,即建立淮军时,对四梁八柱核心团队中谁能够成为他最得力的助手,有些拿不准。当时在安庆,他请老师曾国藩帮他把关。曾国藩说:“那好吧,第二天早上,让他们到我办公室外面等候。”于是,李鸿章带了手下张树声、吴长庆、潘鼎新和刘铭传四员大将,让曾国藩给相相,谁将来最有出息。

当时安庆这一带还是很冷的天气,尤其是早上。四位大将一早就来到曾国藩的大帅府,一等就是两个时辰,饥肠辘辘不说,外面瑟瑟的西北风吹得几个人受不了,曾国藩以“耐字决”来考验他们。又过了一个时辰,这时,其中有一个麻脸的年轻人实在耐不住了,说了两句话:

烽火期间如此静候,岂不延误军机?对部下如此怠慢,岂不令人寒心?周公一饭三吐哺,以待天下贤能,而大帅的架子也太大了!见不见应该早一点告诉我们。

这时,曾国藩从室内走出来,对四位说:“好吧,今天不见了。”四个人都莫名其妙,面面相觑,而那个麻脸气得拳头攥得紧紧的,口中不停。过了一会儿,李鸿章来到曾国藩这里,说:“老师,我托付您的事情,不知有没有给我办。”曾国藩对李鸿章说:“少荃啊,这几位都不错。其中,器瞩非常、声音洪亮的那个麻脸汉子,就是你将来要找的接班人。”李鸿章说:“这个人就是在大潜山上喊出大丈夫应生有爵、死有谥,人称刘六麻子的刘铭传。”曾国藩说:“四人在外面等待时,其他人都屏息肃立,改容以待,只有那个麻皮不一样。他出言不逊,见我走过,昂然而立,眉宇间有不平之色。此人额广面长,钟声铁面,有雄侠威武之气,胆量和才气在诸人之上。好生栽培吧!”

刘铭传果然成为李鸿章的第一员大将,特别是在平定捻军时,立下汗马功劳,封一等男爵,后来成为台湾第一任巡抚。连战先生的祖父连横著有《 台湾通史 》,他说台湾历史上真正可以称得上永垂不朽的人中,刘铭传是第一人。

后来,曾国藩北上镇压捻军时,请李鸿章的淮军来支持他,还特别奏调淮军大将刘铭传。刘铭传这个人血气方刚,火气非常大,曾国藩想用合适的方式规劝他。刘铭传的诗集《 大潜山房诗钞 》完成时,请曾国藩作序。曾国藩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机会,于是在序中说,你这个人用兵和写诗一样,都是属于不同凡响,但是你有一点做得不够完美,就是向来藐视敌人之意太多,也就是说没有经过太多的风浪,心中往往有一种骄矜之气。曾国藩嘱咐他应养成“豪侠而具敛退之气”,即发扬豪侠之气,同时要内敛功夫,遇事冷静沉着,少些锋芒,多点避让,人就完美了。

曾国藩还送给他一个礼物,是用动物羽毛雕的一把扇子。曾国藩在扇面上题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要刘铭传向他的前辈舒城( 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 )人周瑜学习。周瑜是孙吴的名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曾国藩希望刘铭传把骄矜之气压一压,要养成一种大将风度。

类似记载非常多,虽有夸张、神化成分,但曾国藩确实在识人方面有独特的本事。《 见闻琐录 》“曾文正知人”条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曾国藩善知人,预卜终身。任两江总督时,陈兰彬、刘锡鸿颇富文藻,下笔千言,善谈天下事,并负重名。有人推荐到幕府,接见后,曾国藩对人说:“刘生满脸不平之气,恐不保令终。陈生沉实一些,官可至三四品,但不会有大作为。”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洋,两人意见不合,常常闹出笑话。刘写信给清政府,说郭嵩焘带妾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辱国实甚”。郭嵩焘也写信说,刘偷了外国人的手表。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自然倾向于同为曾门的郭嵩焘,将刘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刘为此十分怨恨,上疏列举李鸿章有十可杀大罪。当时清廷倚重李鸿章办外交,上疏留中不发。刘气愤难平,常常出语不驯,同乡皆敬而远之,设席请客,无一人赴宴,不久忧郁而卒。陈兰彬于同治八年( 1869 )经人推荐,进入曾国藩幕府,并出使各国。其为人不肯随俗浮沉,但志端而气不勇,终无大见树。

作者说,观曾国藩预决二人,真如天算一般。然其衡鉴之精,尚不止此。在军命将,说某可为营官;某人可为大帅,某人福薄,当以死难著名;某人福寿,当以功名终。皆一一验证。

曾国藩的幕僚方宗诚在《 柏堂师友言行录 》卷三记载:

王子怀曾言曾公真有知人之识,咸丰初年,予上振兴人才疏,公见之,即再三称赏,但劝予不要保举徐仲升( 徐广缙 )制军、周敬修( 周天爵 )侍郎办兵事,说仲绅前办夷事甚得体,然实无才,留广东使夷人有所敬畏可以,若办兵事,底蕴尽露,岂不可惜!敬修之才,但能办土匪,不能办贼,其后果如其言。

曾国藩的幕僚薛福成在《 庸庵笔记 》有“谈相”一文,记载道:

世俗颇传曾文正精相术,于文武员弁来谒者,必审视其福量之厚薄,以定用舍及所任之大小。余谓文正于相术不必精,然接见一人,每于其才之高下,德之浅深,福之厚薄,往往决之而终身不爽,以是负知人之鉴。

这句话颇为客观。而薛福成也有一些相人的本领,包括为曾国藩以及当时几乎所有湘军高层都有相:

曾文正公器宇凝重,面如满月,须髯甚伟,殆韩子所云“如高山深林巨谷,龙虎变化不测者。”余所觏当代巨公,无其匹也。知府张澧翰善相人,有癞龙之目,谓公端坐注视,张爪刮须,似癞龙也;惟眉发稍低,故生平劳苦多而逸豫少。

威毅伯沅甫( 曾国荃 )尚书,体貌颇似文正,而修硕稍逊焉。

合肥傅相肃毅伯李公( 李鸿章 ),长身鹤立,瞻瞩高远,识敏辞爽,胸无城府,人谓其似仙鹤之相。

胡文忠公( 胡林翼 ),精神四溢,威棱慑人,目光闪闪,如岩下电,而面微似皋陶之削瓜。骆文忠公( 骆秉章 ),如乡里老儒,粥粥无能,而外朴内明,能辨贤否。左文襄公( 左宗棠 ),貌亦如老儒,而倜傥好奇,议论风生,适若与骆公相反。

罗忠节公( 罗泽南 ),貌素不扬,目又短视,不善驰马,衡阳彭雪琴尚书( 彭玉麟 ),恂恂儒者,和气蔼然可亲;道州杨厚庵尚书( 杨载福 ),意思深长,貌亦儒雅。鲍武襄公( 鲍超 ),躯干不逾中人,文弱如不胜衣:四公之貌,皆与其行事不同,殆非世俗所能揣测也。